中亞六國阿塞拜疆、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是前蘇聯解體后獨立出來的國家,2015年人口總量達到7630萬。這些國家都是新興經濟體,但近幾年這些國家的經濟增長出現不同走勢。...
中亞六國阿塞拜疆、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是前蘇聯解體后獨立出來的國家,2015年人口總量達到7630萬。這些國家都是新興經濟體,但近幾年這些國家的經濟增長出現不同走勢。...
發改委今天公布了“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其中提到,中國將在2016-2020年期間維持中高速增長,GDP年均增速大于6.5%。...
為了科學地引導我國水泥工業走上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的正確道路,力爭在10年左右把我國建成全方位的世界水泥強國,躋身世界先進水平之列,我們應該始終與日俱進,實時地對國內外水泥工業各領域(科研、設計、制造、生產、環保、節能等)的實際能力和水平進行準確的跟蹤檢測和判斷,以期揚長補短,采取正確措施,提高效率,早日實現中國水泥強國夢。...
去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中國制造2025”和“互聯網+”兩大概念,今年進一步要求在“中國制造+互聯網”上盡快取得突破。人們期待在即將召開的兩會上,看到中國制造業未來10年的行動綱領和互聯網怎樣加速融合,為中國產品、中國經濟帶來新動能。...
中亞六國阿塞拜疆、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是前蘇聯解體后獨立出來的國家,2015年人口總量達到7630萬。這些國家都是新興經濟體,但近幾年這些國家的經濟增長出現不同走勢。...
水泥是建材大行業中的主要產品。水泥行業去年整體還是盈利的。但行業利潤下降了60%以上。南方盈利北方虧損。水泥行業的結構性改革也是隨著整個國家這一輪從需求轉到供給側,重新審視行業這一路走來出現的一些共性的問題,供給側改革的實質還是轉型升級的內容。...
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最新發表觀點指出,去產能可以倒逼地方、行業、企業加快發展高附加值、符合產業轉型升級方向的新產業,真正依靠技術進步、提升人力資本、推進信息化等來提升產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從而為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提供強大動力。...
隨著我國城鎮化的快速推進,2015年我國城鎮化率達到56.1%,城市成為我國各類要素資源和經濟社會活動最為集中的地方,也承載了人類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時,人類有90%的時間在建筑中度過。因此,也可以說,綠色建筑讓生活更美好,讓城市更有魅力。...
陳吉寧表示,冬病夏治主要做六個方面的工作。一是修訂重污染天氣的應急預案,包括統一預警分級標準,整個京津冀要統一預警標準,采取各自更有針對性的行動。二是抓好重點城市的污染控制。去年年底啟動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工程。三是強化工業企業污染治理,包括研究可不可以實行錯峰生產,可不可以實行季節性、差異化的排污收費。...
在2004年以后,中央就出政策調整水泥產業結構,然而政策實施效果不及預期。在調控了十多年以后,2015年全國熟料產能利用率僅約為67%。有投資顧問分析,房地產行業的回暖并不是其建設的回暖,而是整體房地產銷售的回暖,對水泥行業的影響微乎其微。...
即便在中國最偏遠的地區,也存在阻礙中國經濟實現繁榮發展并沖擊全球經濟的嚴重生產過剩問題。對于隨州而言,這個城市面臨的是香菇和水泥車的過剩。...
水泥工業并沒有拖全國減排氮氧化物后腿。據環保部第48號公告公布的全國水泥熟料生產線脫硝設施名單,到2013年底,全國水泥脫硝設施已隨熟料生產線投產的生產線就有668條,合計熟料生產規模為2350090t/d,折熟料年產能7.28億噸。...
2015年1月1日施行的新環保法,被社會寄予厚望。實施一年來,約談15個市級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查處違法排污企業5.1萬家、發現違法違規建設項目企業7.34萬家……...
所謂“四零一負”理念,即水泥工業可持續發展戰略應為,在水泥生產的過程中同時還要力爭(或必須)實現:對水泥廠周圍生態環境的“零污染”;對外界電能的“零消耗”;對廢水廢料廢渣的“零排放”;對化石燃料的“零消耗”;以及對全社會各種廢棄物(例如礦渣、粉煤灰、電石渣、赤泥、脫硫石膏、城市垃圾、工業廢料廢渣廢油、危廢等)的“負增長”做出較大的貢獻。...
2015年,青海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6%,雖然增速同比2014年下降1.5個百分點,但產業結構得以改善,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20%以上,輕工業占比提高2.6個百分點,裝備制造業增長11.7%,工業產業呈現出總體平穩、穩中有進、進中有創、創中提質的局面。...
供給側改革對中國經濟影響到底有多大?根據統計,虧損最嚴重的30%企業對2015年經濟指標的拉動:固定投資僅0.5個百分點;消費僅0.7個百分點;虧損企業的稅收貢獻本身較小,失業補貼最高共需要1618億;銀行面臨的潛在壞賬小于撥備+年利潤。但面臨的挑戰仍很大。...
中國經濟會不會硬著陸?統計數據是否可信?外商有沒有大規模撤資?在國務院新聞辦3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徐紹史回應了中國經濟熱點問題。...
中國水泥研究院年度力作--《2015水泥行業年度報告》即將出爐。本報告《2015水泥行業年度報告》通過深入的行業運行分析、獨到的行業熱點專題研究、詳實的數據資料收集,為您全面、透徹地呈現行業發展的變化、重點以及蘊含的機遇。為公司領導做出準確戰略規劃,為企業及時調整經營策略,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投資時機提供決策參考,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及附加值。...
諸葛培智提醒,2016年中央政府對供給側結構改革的去產能手段將開始出手,地方政府、行業協會和尚處于錯峰生產、限產保價、期望基礎設施投資增長的水泥企業要早做壯士斷腕的思想準備啊!...
“十二五”是中國經濟在前進中巨變的五年,水泥行業在這五年承接前十年發展的輝煌,迎來巔峰,同時也開啟了未來十年的艱辛,前途盡是荊棘。...
1月29日,安徽蕪湖市市委副書記、市長潘朝暉,蕪湖市政協主席胡邦明,蕪湖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滄江,常務副市長左俊及市政府有關單位主要負責人一行前往海螺集團拜訪。海螺集團董事長高登榜表示海螺將重點拓展海外市場,加大境外投資力度,打造國際化產業集團。...
目前,四大產能過剩行業(煤炭、鋼鐵、有色和水泥)的存量有息負債達5.4萬億,其中銀行貸款2.8萬億,債券1.6萬億,信托等非標約1萬億。這些債務將在企業兼并收購、破產重組的過程中如何處理呢?...
近日,針對水泥行業“去產能”問題,中國水泥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孔祥忠接受了第一財經《北京智庫》欄目專訪,深入解析了水泥行業產能嚴重過剩產生的根本原因,以及實施化解產能過剩的方法及建議。...
為了更加真實和全面地展示建材企業在2015的探索和實踐及現實情況,為建材企業在2016及今后的發展中提振信心、明確方向,寶貴石藝接受媒體的采訪。...
自1990年代中期以后,臺灣先后密集出臺了十余部政策法規,通過筑高資源環境保護門檻、提高生產工藝水平要求等手段,引導島內水泥行業加速出清過剩產能,但去產能的過程并未給整個行業注入活力,行業龍頭股價亦未能迎來持續性的上漲。...
給側改革的核心在于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從而激發企業的生機和活力。2013年我國營改增共計減稅1402億元。2014年超過95%的營改增納稅人稅負下降,全年共減稅1918億元。小微企業共減免稅款612億元。2015年下調凈出口關稅、調減資源稅、營改增減稅4800億元,扶植小微企業減稅上千億元。...
在環保投入快速增加的大背景下,大氣污染、粉塵治理等因此成為重中之重。而除塵設備作為控制大氣污染主要的裝備制造產品之一,隨著排放標準的提升,市場前景尤其廣闊。...
記者近日從福建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了解到,福建將設立首期規模80億元的福建省企業技術改造基金并建立省級補差機制,促進先進產能擴產增效,推動經濟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
熱門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