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項目的社會資本是一個大的概念,參與PPP項目的社會資本必須具有實施項目設計、建造、運營、融投資的條件和能力,也就是說當某一承包商同時具備提供上述四個方面服務的保障并與政府實施機構簽訂PPP項目合同,那么該承包商即為唯一的項目社會資本方。...
水環境保護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當前,我國一些地區水環境質量差、水生態受損重、環境隱患多等問題十分突出,影響和損害群眾健康,不利于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為切實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保障國家水安全,制定《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1月5日,經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印發國發〔2016〕74號文件《“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十三五”節能減排工作的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對全國節能減排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
“十二五”節能減排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把節能減排作為優化經濟結構、推動綠色循環低碳發展、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各項工作積極有序推進。“十二五”時期,全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18.4%,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分別減少12.9%、18%、13%和18.6%,超額完成節能減排預定目標任務,為經濟結構調整、環境改善、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作出了重要貢獻。...
近日,“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現代鋼-混凝土組合結構技術應用研究”(2011BAJ09B00)項目在北京通過驗收。...
日前,由濱海新區政府和南開大學共同舉辦的“海綿城市與氣候變化國際研討會”在中加水與環境安全聯合研發中心召開,來自加拿大、英國、新加坡、越南等多個國家的10余位知名學者,著重就海綿城市發展建設等多個環境領域熱點問題展開討論。從會上獲悉,4月獲批的天津兩個國家級“海綿城市”建設試點——解放南路和中新天津生態城片區日前正式開工,預計將于2019年建成。...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和《中國制造2025》,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工業綠色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制定了《工業綠色發展規劃(2016-2020年)》。...
海綿城市以“慢排緩釋”和“源頭分散”控制為主要規劃建設理念,追求城市人水和諧,已經成為各國城市建設的重要選擇。...
2016年各大城市地鐵建設項目匯總。...
趙華林指出,“在經濟新常態下,環境管理需要新思維,管理手段應在繼續堅持、深化完善總量控制制度的基礎上,向分地區、分時段的流量控制轉變,這是基于環境容量的精細化管控模式,既可以在確保環境質量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自然環境的自凈能力,又可以在不良環境條件下精準地采取措施以確保環境質量。”...
《國家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基本思路》已編制完成,初步提出2020年及2030年兩個階段性目標。在“十三五”期間,建立環境質量改善和污染物總量控制的雙重體系,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計劃,實現三大生態系統全要素指標管理;2020年,PM2.5超標30%以內城市有望率先實現PM2.5年均濃度達標。...
昨天,環保部發布《2013中國環境狀況公報》(以下簡稱《公報》)。《公報》顯示,去年,按新版《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全國74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僅海口、舟山、拉薩3個城市達標,達標率僅4.1%。去年全國平均霾日數為35.9天,比上年增18.3天,為1961年以來最多。...
作為中國建筑業工程質量的最高獎項,2012-2013年度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近日正式揭曉,全國共評出了202項“魯班獎”,上海建工(600170)集團承建的9項工程有幸位列其中。...
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8月2日向媒體通報了2013年上半年全國環境質量狀況,通報內容包括:目前我國城市環境空氣污染形勢嚴峻,沙塵天氣分8次21天影響我國西北、華北等地區,全國酸雨污染狀況總體保持穩定,全國地表水總體為輕度污染,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源地狀況,全國近岸海域總體水質一般,與上年同期持平,113個環保重點城市功能區噪聲晝間達標率為90.6%,夜間達標率為68.4%。...
據悉,2013年,南水北調工程將迎開工以來最為特殊、最為關鍵的一年——東線工程要在第三季度前后通水,中線要實現年內主體工程完工。而這也預示著,1952年毛澤東同志提出的這一宏大構想,已經無限接近實現,一江碧水即將奔流進京。...
繼2012年底國務院批復長江、遼河流域綜合規劃后,日前,國務院批復了黃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太湖流域綜合規劃。至此,七大流域綜合規劃(修編)全部得到國務院批復。...
臨近年末,天津城建系統全面推進重點工程建設和項目前期推動,確保全年完成市政交通、房地產和鐵路建設投資1835億元,全市在施工程總量突破1.1億平方米,同比增長10%,全力推進70項市重點工程建設,確保年內全部達到或超過計劃部位。...
2011年是水利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中央一號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會議指明了水利改革發展的前進方向,將水利提升到關系經濟安全、生態安全、國家安全,關乎治國理政、現代化建設、民族振興的高度。...
我國是混凝土輸水管道制造大國,其產量居世界前列。改革開放30年來,國民經濟快速持續發展,城市化進程步伐不斷加快,基礎設施投入成倍增長,給混凝土輸水管道行業提供了發展機遇。...
“十二五”時期,圍繞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求,堅持興利除害結合、防災減災并重、治標治本兼顧、政府社會協同,積極踐行可持續發展治水思路,大力發展民生水利,確保防洪、供水、糧食和生態安全。基本要求是:堅持把加強水利薄弱環節建設、不斷完善水利基礎設施體系作為戰略重點;堅持把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全面建設節水型社會作為主攻方向;堅持把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加快構建水利科學發展體制機制作為重要保障。...
熱門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