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水泥行業最嚴厲的“38號文”,在上收審批權后依舊沒能遏制產能擴張。如今,在全國產能過剩行業中,水泥審批權再次率先下放,調控成效不禁讓人擔憂。中國建材規劃研究院水泥產業研究咨詢部主任高智坦言,“審批權下放后,省級政府就可以核準項目,會不會越批越多,導致產能過剩加劇?”...
作為寧夏水泥工業協會的第八任會長,姚學忠對天元錳業提出的“侵害名譽權”大為惱火:“當地產能已經嚴重過剩,他們違規上了新項目,中國水泥協會只是如實反映情況,并沒有商業利益在里面,怎么能叫損害名譽權呢?”在他看來,行業協會組織如果連這種情況都坐視不理,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
世界產業永遠沒有藍海,很多產業都必須學會在紅海里競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浙東建材能夠20多年立于潮頭而不敗,與它堅持過硬的產品質量、重視技術研發、提供優質的客戶服務、堅持誠信為先的態度是分不開的。...
招商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文招對記者表示,化解過剩產能需要較長一段時間,將給資本市場上電解鋁、水泥等相關行業造成較大壓力。不過,化解產能過剩的過程完成后,將會給相關行業帶來正面影響。...
招商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文招對記者表示,化解過剩產能需要較長一段時間,將給資本市場上電解鋁、水泥等相關行業造成較大壓力。不過,化解產能過剩的過程完成后,將會給相關行業帶來正面影響。...
為積極有效地化解鋼鐵、焦化、水泥、電解鋁等行業產能嚴重過剩矛盾,切實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實現山西省經濟轉型跨越發展,根據《國務院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國發[2013]41號,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精神,結合山西省實際,提出實施意見。...
國務院日前發布的《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2013年版)》,規定水泥行業的行政審批項目由省級政府核準,就如何理解該政策,近期業界可謂炒得火熱。...
“中國建材產業轉型升級優秀論文表彰暨生態治理材料創新發展論壇”活動1月5日在北京召開。...
像其它行業一樣,印度水泥業的未來取決于其國內經濟的恢復情況。受印度財政赤字影響,政府對建筑的投資增速較低,加上私有企業資本支出的收獲期較長,預計2014年印度的水泥銷量仍將不容樂觀。此外,接下來幾年,水泥生產成本的升高將持續影響水泥制造商們贏利。...
9月份以后,全國水泥價格擺脫了前8個月持續低迷態勢,特別是11月份,全國通用水泥平均出廠價格每噸環比回升10元,這是自2011年以來全國水泥價格的最大月環比漲幅。但從全年平均價格水平來看,2013年,全國水泥價格總平均水平低于去年已成定局,水泥市場仍然沒有擺脫供大于求的局面。...
2013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雖然穩定,但穩中有降。8月份以后全國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增速已經持續3個月下降,1~11月同比增長19.9%,年內首次跌破20%。展望2014年,全國水泥市場需求量將平穩增長,但增長空間有限。全國水泥產量年增長率不僅無望恢復前幾年的兩位數增長,而且也不太可能再達到9%的較高增長率。...
在2014年來臨之際,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謹向辛勤工作在全國建材戰線上的全體干部職工和家屬表示誠摯的慰問并致以新年的美好祝愿!...
綠色高性能混凝土是在高性能混凝土綠色范圍的基礎上,延伸并擴大了環保的概念,也就是說,高性能混凝土相對于傳統商砼而言,已經全面跨入節能環保的領域,成為具有代表性的綠色化基礎建筑材料之一。...
2013年里,水泥行業有哪些熱點新聞呢?小編梳理了中國水泥網2013年里的頭條新聞,看看水泥行業有哪些人、哪些事情“上過頭條”。...
作為連續兩年混凝土生產方量分別突破400萬方和500萬方大關且通過了成都市安全生產標準化三級企業嚴格督查檢驗審批的中建商品混凝土成都有限公司,不僅一直貫徹執行上級對整個公司安全生產的各項要求,而且通過反思其精神實質和全方位落實到位。...
要化解鋼鐵業產能過剩的問題,歸根結底還要靠市場來解決。鋼鐵業完全有條件實行徹底的市場化,但需要“壯士斷腕”的勇氣,要及早對行業進行結構調整,才能盡早擺脫行業危機。對于政府來說,最需要做的就是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精神,大刀闊斧地推進政府職能改革和國資國企改革。國有資本應逐漸減少權重,對目前的國有鋼鐵企業可以部分參股甚至完全退出,用市場優勝劣汰的規則來決定鋼鐵企業的生存。...
12月20日,由中國水泥協會、陜西水泥協會共同主辦,堯柏特種水泥集團有限公司、洛陽鵬飛耐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鄭州鼎盛工程技術有限公司、鄭州中本窯爐材料有限公司承辦的“第六屆全國水泥企業總工程師論壇”在陜西西安順利召開。...
中國建材聯合會副會長徐永模在萬里行活動華東華中站上表示,協同處置廢棄物未來將成為水泥生產線的一種標配。這可以讓水泥行業從過去單一的原材料產業,變成今后生態建設、城市化進程當中不可缺少的、具有環保功能的材料制造業。...
歐盟面臨過量的碳排放許可,導致現在碳交易價格的低下,以及一些水泥大企業,像拉法基,存儲了大量的碳許可。在歐盟碳交易市場非常低迷的背景下,中國如何避免出現歐洲式的碳價危機,陷入歐盟ETS的僵局,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
昔年“浙江現象”引起行業廣泛關注,當前產能過剩已經不僅僅是浙江水泥行業的問題,已經成為華東乃至全國大部分地區水泥行業面臨的共同問題。如今,盡管浙江等省水泥產能過剩的矛盾并沒有根本化解,還繼續存在著危機,但其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確實有效緩解了水泥行業的過剩問題,還是引起了各地區水泥行業的共鳴,值得各地區反思、借鑒。...
受水泥市場長期供需失衡影響,今年8月份以前全國通用水泥平均出廠價格低迷,持續在300元左右低位徘徊。但從9月份開始,全國通用水泥平均出廠價格3個月內連續上漲16元,至11月份,已達315元/噸,比去年同期高3.66元。其中,華東、華中、華南大部分省市水泥出廠價格兩月來持續走高,對全國水泥平均價格拉動較大。...
12月2日國務院下發《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2013年本)》(以下簡稱《目錄》)。《目錄》規定,企業投資建設本目錄內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須按照規定報送有關項目核準機關核準。在《目錄》中明確,水泥項目由省級政府核準,由省級政府核準的項目,核準權限不得下放。...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大會是行業的聚會,是交流的平臺,本次會議主題是“改革創新、綠色發展、轉型升級”,通過主題報告和分會場論壇向與會代表宣傳十八屆三中全會,解讀國家關于行業發展的方針政策,傳播行業先進技術,履行“引領、協調和服務行業發展”的職能。...
南方水泥副總工程師陳幼榮表示,引領世界是時代對水泥工業提出的,提了這個要求就需要去做這些事,具體到萬里行華東華中站會議就是需要落實八個特征體系方面的研究工作。...
李學璋表示,南京市政府針對要求關閉江南小野田的水泥廠給出的說法是其不符合南京市整體規劃,這個顯然不能成為理由。關停小野田的水泥廠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企業目前也在正常運轉中。...
湖北世紀新峰水泥集團董事長諸葛文達表示,從長遠來看,解決產能過剩是個自然而然的過程,也不需要太在意而刻意為之。十年以后,水泥按照目前的產能利用率肯定會達到30%,明年后年不一定,十年后這個結論肯定正確。到那時候就不是淘汰落后的問題了,是要淘汰先進的問題。...
遏制產能過剩工作單純通過行政手段是很難收到較好效果的,要將這項工作做好,一定要與提高技術標準結合起來,才能取得顯著效果。即遏制新增產能、化解產能過剩必須在政府政策指導下,通過必須的、嚴格的行政手段,和提高技術標準相結合。...
11月,中南地區水泥價格出現了先漲后穩的走勢:繼10月份大漲以來在上中旬又出現新一輪上漲,下旬以后上漲幅度縮窄至幾乎零變動,整體價格開始趨穩。其中,海南、河南、廣西地區表現驚人,海南地區受到限行、減排等因素影響,價格上漲了82元/噸,環比漲幅達到23.1%。河南地區上漲17元/噸,環比上漲6.64%。廣西地區上漲了28元/噸,環比增長9.33%。...
建材行業有了建材協會、建材聯合會才是一個傳統,如果沒有“建材”兩個字,建材行業就是散的。如果沒有“建材”這個框架而各自為戰的話,對整個行業是很不利的。...
從協會的角度來說,如果要做好行業工作,保證行業在協會這種平臺和紐帶作用之下,把整個水泥產業做到健康有序,從近三年情況看,湖南強調的是企業賺錢靠行業,也將其作為湖南水泥人的一個理念。...
地方改革:11月26日,上海正式啟動了碳排放交易。碳排放交易啟動后,2013至2015年三個年度配額分別都出現了成交。根據總體安排,在2013年至2015年的試點階段,上海納入配額管理范圍的試點企業有191家,主要來自鋼鐵、化工、電力等工業行業,以及賓館、商場、港口、機場、航空等非工業行業。...
近兩年,我國水泥行業飽受產能過剩折磨。雖然,政府曾三令五申地提出要對其“抑制”、“遏制”,但是產能過剩的現狀依然存在,并有愈演愈烈之勢。由此可見,產能過剩是頑癥,必須從根源出發加以治理。華新水泥工藝部部長陳智近日接受中國水泥網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化解產能過剩的最好辦法,還需要依靠市場的力量。...
12月3日,由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會同中國水泥協會、中國水泥網聯合主辦的“遏制水泥新增產能,加快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術裝備研發萬里行活動”(以下簡稱萬里行活動)華東華中站在中國八大古都之一杭州召開。...
日前,南方水泥副總工程師陳幼榮就當前水泥工業化解產能過剩相關問題接受中國水泥網采訪時表示,“國內水泥產能過剩是全面性、全局性的,目前化解產能過剩手段很多, 但是聯合重組才是最終途徑。”...
多年來,產能過剩一直籠罩著我國傳統制造行業,其中水泥行業屢受詬病。中國建筑材料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劉長發指出,只有通過市場競爭,激發市場的矯正和調節作用,讓那些沒有競爭力的企業出局,才是化解產能過剩的長效機制。...
此次萬里行活動可謂正當時,不僅是宣傳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文件精神的一次富有成效的活動,更是響應行業呼聲、推動行業轉型發展的實際行動。...
熱門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