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輕骨料及輕骨料混凝土在綠色建筑和墻體改革中的應用,引領行業健康、穩定發展,一場輕骨料及輕骨料混凝土行業的盛會——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輕骨料及輕骨料混凝土分會成立大會及技術交流會12月20日在浙江湖州隆重召開。...
為加快推廣新型墻體材料,促進能源節約和耕地保護,現就部分新型墻體材料增值稅政策明確如下:...
山水水泥債主們的焦慮,在上周五與公司董事長張斌見面后并未減輕。在會上部分債權人表現激動,督促山水盡快召開債券持有人大會。而山水償債事宜因為公司主要股東之間的控制權之爭變得復雜化。...
產能過剰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金融危機是經濟發展的必然階段。善對產能過剩,善對金融危機,水泥企業才能減少產能過剩的傷害,平穩越過金融危機。2015,我們只是處在自相殘殺的危機之中,我們已經艱難地過;2020,最遲2025,我們如果碰到真正的無法挽救的金融危機,我們怎么過?...
10月22日-23日,由中國水泥協會主辦,鑫統領建材集團有限公司協辦,中國水泥協會水泥助磨劑分會承辦的“2015年中國水泥助磨劑高峰論壇暨水泥助磨劑分會年會”在湖北襄陽召開。會議期間全體參會嘉賓參觀了鑫統領建材集團有限公司近日投產的、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化學建材產品、原料一體化生產線。...
近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工信廳科函[2015]141號《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印發2015年第三批行業標準制修訂計劃的通知》要求,由建筑材料工業技術監督研究中心申報的建材行業標準《機械噴涂砂漿施工技術規程》、《干拌復合輕集料混凝土》、《紙蜂窩復合輕質墻板》獲得工信部批準(詳見下表)。...
建材工業是服務于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以及改善民生、支撐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產業。在新常態下建材工業的轉型升級,必須把握如下理念:一是要著力于質的提升而非量的泛漫;二是著眼于結構優化而非同質繁衍;三是著手于創新驅動而非要素驅動;四是著意于多元動力而非單一取向。...
科霖爾(Cleaner)生物液膜抑塵系統可以將生物抑塵制劑與水混合后,聯合作用生成一種液膜,液膜利用電極性和分子引力的作用,提高了石灰石表面的吸附張力。現場將生物液膜抑塵系統的兩組噴頭分別噴頭假設在給料機和破碎機入料口處,液膜與石灰石混合后便可以將破碎機、皮帶轉運點、均化庫料堆等整線粉塵得到有效控制。第三方檢測結果表明破碎機、各皮帶轉運點布袋收塵系統停用,抑塵系統啟用后降塵效果較理想,石灰石均化庫揚塵得到有效抑制,通過對比監測全線抑塵率達到80%以上,均化庫內抑塵效率達到90%以上。...
經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批準,定于2015年11月下旬召開輕骨料及輕骨料混凝土分會成立大會暨技術交流會。...
海螺水泥價值二元性的根源,是盡管它屬于那種低附加值+重資本的傳統型企業樣板兒,但它的業績卻有著如同高科技,高護城河企業的穩定亮眼表現,它的財務控制力和會計審慎,都像價值派撰寫的教科書般賞心悅目。...
綜合來看,筆者認為,未來水泥行業發展關鍵需要提升效益,做好環保,以此倒逼過剩產能,實現需求下行背景下的產能去除,如此產能過剩問題才不至于愈加嚴重。...
今天的水泥行業還存在一個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創新力度的問題。結構調整不到位,市場集中度低,價格戰難免;轉型升級難,產業鏈延伸緩慢,絕大多數企業競爭力不強;創新力度弱,企業研發投入少,管理提升慢。...
由中建西部建設西南公司兩年前研發并申報的《一種復合型水泥發泡劑及制備方法》,于今年8月底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發明專利的授權。...
喬龍德會長在2014年全國建材行業協會系統工作會議暨中國建材聯合會會長全體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引,以深化改革為動力,以轉變發展方式、推進行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向縱深轉折,特別是其中的“五個緊扣”對整個建材行業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和借鑒意義,值得全行業進行深入的學習和思考。“五個緊扣”從傳統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發展、創新“三新”撬開瓶頸、加快國內兼并重組步伐和加快資本“走出去”的步伐、建立服務產業鏈和協會體制與工作方式的改革等五個方面詳細闡述了建材行業打破現有困境,重拾活力信心的途徑和思路。...
站在歷史終點與未來的起點上,宋志平將過去十幾年中國建材取得的主要成績歸納為四點:中國建材從名不見經傳的草根央企到如今進入財富世界500強、穩居世界建材企業第二位;從過去的“追趕型”技術到如今“趕超型”技術;從過去的政企不分的“行政化”管理模式到如今大體上和市場相融合;從過去只做國內市場到如今已經逐步進入國際市場。...
眾所周知,國內現有的大多建筑基本上都是通過混凝土現場澆筑形成結構主體,然后再砌磚隔墻,使用未擺脫“秦磚漢瓦”式的傳統建筑方式。而此次 “小天城”項目卻完全顛覆了這種建筑方式,在國內率先啟用了國際上流行的建筑產業一體化模式,采用鋼結構主體加混凝土預制構件拼裝的方式進行建筑,解決了傳統建筑方式污染嚴重、成本高居不下、品質保障困難、不可持續發展等諸多問題,并大幅提升了建筑速度,將建筑材料全面模塊化后進行了工廠化生產,是建筑產業生產方式由建造到制造的轉變,他標志著建筑”工業4.0”時代來了。...
熱門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