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認為去產能、降杠桿須先向“僵尸企業”開刀
2015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16年要抓好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專家認為,去產能和去杠桿在本質上就是要打破“僵尸企業”預算的軟約束,要求產業根據市場經濟原則配置資源。
日前在上海舉辦的中歐國際工商學院“2016中國金融創新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陸磊認為,應先把杠桿支住,然后加快去產能。去產能后經濟狀況變好,才能為進一步去杠桿創造條件。
陸磊表示,宏觀經濟已經開始具備去杠桿條件?!笆紫仁荘PI(生產者物價指數)持續增長,今年底或明年初可能會轉正,這意味著企業銷售轉好;同時,工業企業利潤持續上升,這意味著企業還款能力在增加,杠桿維持的可能性不斷提高?!?
但陸磊提醒說,企業利潤轉好、產品價格開始上升,過剩產能將有可能重新投入生產。以鋼鐵行業為例,今年一季度鋼鐵價格開始企穩,企業逐漸盈利。不少企業再次投入生產使得價格再次下行;煤炭行業、電解鋁行業均在今年出現過類似的狀態?!耙虼耍挥星宄┦髽I’,剩下的產能才能盈利。中國鋼鐵產業的過剩產能如能去10%至20%,價格就可以穩住,企業狀況就可以轉好,從而為全面去杠桿創造新條件。否則去杠桿、去產能相互循環帶來的問題會更加嚴重?!?
瑞銀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在論壇上表示,企業如果債務過多、不能經營下去就應盡快清除,同時要加快清理核銷壞賬。如此才可以降低債務存量,并防止未來杠桿大幅度攀升。
汪濤認為,以鋼鐵和煤炭為代表的產能過剩行業,其資產和就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所占比重并不高,但負債占比卻很大。據瑞銀測算,截2015年年底,鋼鐵和煤炭兩個行業加起來的債務約為8.7萬億元,其中銀行貸款4.9萬億元?!叭绻荒馨选┦髽I’核銷,這些企業還可以繼續借更多債務,形成惡性循環。債務風險最大問題不是存量,而是增量。因此,如果從虧損企業開刀,可以同時達到去產能和降杠桿的作用。”
汪濤建議,政府降杠桿需用一攬子措施。要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如果借貸成本太高,企業付不起利息只能借債,這將進一步加重杠桿;金融監管部門還需保持流動性穩定;政府還需要通過債務置換等方式進行債務重組等。
在降成本和補短板方面,普華永道發布觀點認為,近年來,我國陸續發布一系列文件以激勵企業創新。然而,企業在落實、執行研發相關政策的過程中存在一定問題,令減成本、促創新的政策紅利未能充分釋放。
普華永道中國研發優惠服務主管合伙人邸占廣表示,由于企業不熟悉研發優惠政策相關法律條文、難以應用技術先導的處理辦法對研發活動進行準確判定、缺少規范的內部研發管理體系等問題,稅收優惠政策執行效果打了折扣。以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為例,根據近兩個年度的行業統計數據,大量金融機構、農副食品加工等企業由于上述原因并未充分享受優惠政策。以高新技術企業為例,2015年,7.9萬家高新技術企業中,只有3.1萬家企業享受了相關的企業所得稅減免。
普華永道中國北方區稅務主管合伙人黃富成建議,未來政府可考慮將大企業和中小企業分別適用于不同的研發鼓勵體系,以更好地鼓勵各種規模企業研發創新。此外,為進一步推動并鼓勵小微企業發展,政府可就相關小微企業的研發費用支出給予部分現金返還,以增加小微企業的現金流及市場競爭能力。
編輯:孔雪玲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