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評]中南:漲勢漸顯 兩湖及河南積極上調水泥價格
八月的中南一改在七月呈現的低位運行局面,水泥價格出現漲勢,兩湖及河南三省上調動作尤為積極,兩廣行情相對偏弱。
湖北:或受月初鄂東地區水泥價格上漲30元/噸帶動,上周上調范圍擴大。6日起咸寧、襄陽等鄂東南及鄂北地區水泥價格報價跟隨上調30元/噸。目前各主要廠家對咸寧一帶赤壁、洪湖、通城、崇陽及湖南岳陽臨湘等關聯市場價格已上調,咸寧地區P.O42.5散裝主流出廠價為210-240元/噸。
湖南:因近幾月來雨水天氣較多,婁底、邵陽地區價格行情持續低迷。自七月下旬南部郴州、永州水泥價格率先上調后,8月5日起婁邵一帶主要廠家普遍上調42.5級散泥出廠30元/噸,調后兩地P.O42.5散裝主流地銷出廠價230-250元/噸。據悉,近日衡陽一帶水泥價格也有上調預期,幅度基本在20-30元/噸。
廣西:東部桂林、賀州地區或受湖南價格上調帶動,部分關聯市場水泥、熟料價格上行15-20元/噸。但總體來看,受高溫及雨水影響,南寧及周邊桂西南市場行情仍呈趨弱表現。
廣東:同樣受高溫、降雨影響,整體需求恢復不足,價格行情繼續上漲動力不足。另據中國水泥網行情數據中心消息,廉江豐誠華潤點火后,于6月中旬開始發售P.O42.5散裝水泥,新增產能逐漸釋放,對區域市場價格體系影響較大。8月7-8日區域主導企業華潤、海螺相繼下調水泥價格20-30元/噸,周邊廉江、雷州等地價格跟隨下行。
河南:8月3日各品種水泥價格上調30元/噸后,各企業有在8日繼續上漲水泥價格20元/噸的意愿,但目前來看,各地漲價程度不一。其中中北部分地區企業積極性相對較高,上漲30-40元/噸。
環保壓力致使今年河南停窯限產力度空前。河南省于7月打響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制定了嚴厲的“1+6+7’體系,為保障該體系的執行,鄭州、新鄉、焦作、鶴壁、安陽等地水泥廠自7月1日-9月底實行限產50%。同時為保障G20峰會期間的環境質量,鄭州、濮陽、許昌、漯河、商丘、南陽、信陽、周口、駐馬店等9市按照國家統一要求,各水泥廠將在規定時間內執行錯峰停窯,保障空氣質量達到優良水平。
據初步統計,目前河南省66條(2000t/d以上)窯線,共計停窯34條:鄭平地區停7條;新鄉地區停8條;洛陽地區停8條;南陽地區停9條;安陽地區停2條。同時,受環保檢查影響,河南大部分地區工地、攪拌站處于停工狀態,市場終端需求疲弱,部分水泥企業因此庫存高位,也有被迫停窯。鑒于市場需求疲軟不足,八月價格連番上調落實情況仍待觀察。
相關產業信息:
在國家級引導基金頻頻出手簽約的同時,地方設立PPP引導基金的進程也在提速,市政、環保、交通等項目已經在全國各地全面開花。目前我國國家級和地方級引導基金規模合計已經超過7000億元。業內預計,千億基金將撬動起萬億規模的建設熱潮。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16年1-7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55361億元,同比名義增長5.3%,增速比1-6月份回落0.8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投資36981億元,增長4.5%,增速回落1.1個百分點。住宅投資占房地產開發投資的比重為66.8%。
在我國碳交易市場的推行過程當中,依然面臨著核查成本過高、配額制不成熟、碳價偏低等問題。“要制定嚴格的總量控制目標,如果碳價過低,就用更嚴更低的配額制來調節。”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姜克雋在接受采訪時告訴記者。
8月12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就2016年7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盛來運認為,中國目前正處在結構調整的關鍵時期,傳統產業過剩和市場有效需求成長不足的矛盾還是比較大,傳統產業調整的陣痛還在釋放。
根據新近的一份分析報告,中國重振連接歐亞古絲綢之路的宏偉計劃,其所產生的深遠影響可能會遠大于馬歇爾計劃或是歐盟東擴。據了解,在美歐政治前景高度不確定的形勢下,這一被稱作“一帶一路”的鐵路、公路、港口建設計劃將給沿路各地帶來經濟繁榮,進而使中國的軟實力地位大大增強。根據估算,整個計劃價值高達1.4萬億美元。
編輯:馬佳燕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