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鐵:通甬高鐵汾湖隧道正式貫通
??4月29日,“紅船號”盾構機順利貫通新建南通至寧波高速鐵路(以下簡稱為通甬高鐵)汾湖隧道,隧道全線正式貫通。
??中國中鐵旗下中鐵隧道局施工的汾湖隧道是通甬高鐵全線控制性工程,位于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和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跨越兩省省界,全長3732米,其中盾構段2420米。隧道設計為單洞雙線,采用盾構法+明挖法施工,盾構機為1臺14.82米的國產超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機“紅船號”。
? ? ? 自2024年8月盾構始發以來,“紅船號”盾構機由南向北先后下穿國家水上運動中心、防洪堤(景觀道)、汾湖、汾湖村民房、G318國道,側穿廠房等淺基礎且對沉降反應敏感建筑和多處水域,沿線經過多個生態保護區、水源保護區,并涉及河道改移工程,施工風險高、技術難度大、環保要求嚴。
??針對汾湖特有的地質條件,中鐵隧道局對“紅船號”盾構機進行了智能化定制,內部集成了中鐵隧道局自主研發的“智能掘進腦”系統。這一系統讓“紅船號”實現“參數自決策、操作自執行”的智能掘進,也讓隧道建設實現了從“經驗驅動”到“數據驅動”的突破。盾構機可以進行智能掘進、弧形件智能拼裝、智能感知等多個智能化運行。
??盾構始發和長距離淺覆土掘進,易造成地層擊穿及倉內失壓,掘進風險大。整個盾構隧道區間小于0.5-1倍洞徑的超淺埋深有547米,占全區間的22%,其它地段埋深也基本小于1.5倍洞徑。項目部通過不斷嘗試調整同步注入雙液漿的填充系數、凝結時間,使汾湖隧道管片上浮量控制在毫米級別。
??面對綠色施工責任,項目團隊積極制定詳細的環保措施,嚴格執行綠色施工標準,采用多級泥水處理工藝,配備先進的泥水分離系統,實現“漿不落地、水不外排”的目標,盾構每掘進1米可節約自來水228.4噸,真正做到“零滲漏、零排放、零污染”。
??通甬高鐵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鐵網沿海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新建線路長301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全線設10座車站。通甬高鐵建成后,將與鹽城至南通高鐵、京滬高鐵、滬昆高鐵、寧波至臺州至溫州鐵路、滬寧沿江高鐵等多條線路相連,對于打造“軌道上的長三角”,完善區域路網結構布局,方便沿線人民群眾出行,推進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劉佳欣)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