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出海怕什么?怕“另一個中國人”
6月28-29日,“2025中國企業出海高峰論壇”在深圳舉行,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實踐教授胡捷出席了論壇,并發表主題為《軟實力,高質量出海的硬道理》的演講。
在談到可持續發展時,胡捷表示中國企業要規避行業風險,比如惡性競爭。胡捷提及自己經常問企業家,“你出海怕這個競爭對手嗎?他說我不怕,但是我怕第二個中國人來。”
胡捷觀察到,中國企業的“殺手”是第二個中國人,很多中國企業不管在國內還是國外,最后都殺得片甲不留,大家雖然產能很大但是沒有利潤。想要解決這一問題,需要企業自律、協同與平衡,因而需要所有企業家共同去努力。
近年來,國內水泥需求持續下滑,產能過剩日益嚴重,各大水泥企業紛紛將目光投向海外。
6月25日,西部水泥發布公告,宣布將以總價16.5億元將位于新疆的水泥及相關資產出售給海螺水泥。西部水泥表示,出售事項所得款項凈額更適合用于償還本公司已發行的部分優先票據(利率為4.95%),并釋放營運現金流以支持本集團的擴張項目,尤其是在非洲的發展。
公告稱,西部水泥專注海外市場的成效已于近期的財務業績中體現。2024年,非洲及烏茲別克斯坦的水泥及熟料銷量約為403萬噸,僅占西部水泥總銷量的20%左右,但海外市場的收益占集團總收益的38%,并貢獻了67%的毛利率。
西部水泥在公告中還舉例道,非洲及烏茲別克斯坦噸水泥毛利遠超國內,分別達到323元及64元,相比之下國內水泥毛利為42元。董事會對西部水泥在海外發展領域的增長潛力仍然持高度樂觀態度。
除西部水泥以外,包括海螺水泥、華新水泥、臺泥、紅獅集團、葛洲壩、中國建材等國內水泥巨頭在內,近年來紛紛加碼海外業務。據中國水泥網大數據顯示,截止到2024年,中國水泥企業海外熟料產能已經達到7980萬噸左右,另有在建產能1420萬噸左右,且多個并購項目正在推進中。
不過,從海外布局區域來看,除臺泥收購土耳其水泥企業,市場主要位于歐洲以外,國內其他水泥企業海外產能主要布局在東南亞、中亞和非洲,布局相對集中。
國內水泥企業走出去是企業和行業發展的必然,不過正如胡捷所言,中國企業的“殺手”是第二個中國人。國內水泥企業走出去,應該是先進技術和先進理念的走出去,做好自律、協同與平衡,避免“卷了國內卷國外”。
編輯:曾家明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