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泥工業綠色轉型發展正走在關鍵時期
一、行業能耗與環境影響
1.1能源消耗總量依舊在增加,但噸水泥綜合能耗逐年降低
2013年,中國水泥產量再創新高,達到24.18億噸。根據中國水泥研究院計算, 2013年中國規模以上水泥制造業能源消耗總量為1.9億噸標準煤,雖然規模以上水泥制造業能源消耗總量一直保持高位,占到了全國能源消耗總量的5.8%左右,但噸水泥綜合能耗在不斷的降低,2013年全國噸水泥綜合能耗在90千克標準煤/噸左右。
數據來源:國家能源局、中國水泥研究院
………………
會員單位:請登錄繼續閱讀!
非會員單位:請進入中國水泥網網上商城公共資源庫購買繼續閱讀!
1.2 單位水泥粉塵排放降至1千克以下
水泥工業的主要污染物是工業粉塵,據公開數據顯示,中國水泥工業排放的水泥粉(煙)塵占全國工業粉塵排放總量的39%,高居工業排塵之首,屬于重點污染行業。不過近年來,全國工業粉塵排放總量不斷下降,2013年工業粉塵排放總量在390萬噸左右,水泥工業粉塵排放總量也呈下降趨勢,2013年維持在160萬噸左右,生產每噸水泥排放的粉塵下降到1千克以下。
數據來源:環境保護部、中國水泥研究院
1.3 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在14.5~15億噸左右根據荷蘭環境評估局與歐盟委員會聯合研究中心報告,2013年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突破100億噸,占全球總量的28%。根據歷年數據,水泥行業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比例維持在14~17%左右,近幾年來一直持續落于15%以下,生產每噸水泥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0.6噸左右,預計2013年整個水泥行業的二氧化碳排放總量估計在14.5億噸左右。
數據來源:環境保護部、中國水泥研究院、《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長期趨勢2013》
1.4 小結從能耗和環境影響兩個層面分析,雖然總量上還是在不斷的增大,但是生產單位產品的能耗與環境影響降低。總量的增大由其市場需求決定,而單位量的降低體現了整個行業轉型的變化,體現了水泥行業為節能減排,為凈化行業所做的巨大努力。
[Page]
二、淘汰落后,變革技術
進入十二五以后,水泥行業非常注重自身的綠色修煉,通過淘汰落后產能、技術創新改造、加強產品質量管理、參與固體垃圾處理等方式逐漸使得行業面貌煥然一新。2.1 淘汰落后低效的小規模生產線,逐漸向先進的大規模線發展
據中國水泥網統計,2013年全國淘汰水泥落后產能(包括熟料及磨機)共計9403.4萬噸,至年底新型干法熟料產能達到17億噸左右,其他工藝熟料產能為0.9億噸,1000t/d以下新型干法生產線數目(包括1000t/d)占比在9%左右。近幾年水泥落后產能淘汰力度一直較大,水泥生產線開始從高耗能、高排放的低效生產線向以4000~5000t/d為主的預分解窯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轉變。
數據來源:中國水泥研究院
2006~2013年間,淘汰的水泥落后產能大約將近9億噸,去年《國務院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中提出,在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淘汰落后產能目標任務基礎上,2015年底前再淘汰水泥(熟料及粉磨能力)1億噸,這對整個水泥行業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數據來源:中國水泥研究院
2.2 通過技術改造,達到節能環保要求去年年底,環保部修訂發布了《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4915-2013),進一步提高了行業的污染物排放標準。今年,全國各地兩會上省政府紛紛表示要下大力氣防治大氣污染,各省對水泥等行業均有相應的治污舉措,其中脫銷是非常重要的一環。近兩年來,全國各省市不斷加快水泥脫硝工程建設。如果不進行改造,達到氮氧化物排放標準比較困難。根據《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2015年氮氧化物排放量要比2010年降低10%,水泥行業面臨著較重的脫銷改造壓力。
據不完全統計,截止2013年底,全國安裝脫硝設施并投運的生產線共計150條,仍然有大部分生產線未安裝脫銷設施。脫銷對水泥行業來說,依舊是個艱巨的任務。盡管如此,大中型水泥企業迎難而上的行動在全國各地此起彼伏。
在利用余熱發電方面,目前已有超過65%以上的生產線配備的余熱發電系統,已完成了《水泥工業十二五規劃》提出的目標,去年對該目標重新調整,從65%進一步提高到70%以上。
2.3 小結
現階段,水泥行業新增產能的審批變得非常嚴格,大部分省份都嚴禁新增水泥生產線。同時,水泥淘汰的標準也將日趨提高,落后產能的識別或將轉移到2000t/d以下不符合相關環境指標的新型干法線。對于4000t/d以上的新型干法線,將主要以節能減排為主線持續地進行技術改造。除此之外,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術已經進入研發階段。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術的顯著特點是具有環保產業功能,能滿足經濟建設對膠凝材料的新要求。
[Page]三、參與污染處理,發展循環經濟
根據《固體廢物管理法》,固定廢物主要包括工業固體廢棄物(廢渣)與城市垃圾兩類。對于水泥行業來說,工業固體廢棄物主要可作為水泥生產的原材料進行添加;城市垃圾可作為燃料放入水泥窯中進行無害化處理。一直以來,水泥行業是消納工業固體廢棄物最多的行業之一,有關數據顯示,近五年來,水泥制造業年均利用的工業固定廢棄物為4.5~5.5億噸,占到全國工業廢棄物總產量的16%左右。事實上,行業消納的工業固體廢棄物可能遠大于此。以2013年為例,2013年,水泥產量與熟料產量的差值為10.57億噸,除去石膏等原材料外其他均為工業固體廢棄物,保守估計占80%,也即消納的工業固體廢棄物突破8億噸。
數據來源:中國水泥研究院
根據《水泥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十二五”期間,要在若干座大中型城市周邊,依托并適應性改造現有水泥熟料生產線,配套建設城市生活垃圾、污泥和各類廢棄物的預處理設施,開展協同處置試點示范和推廣應用。目前,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廢棄物開始逐步進入到試點推廣階段。去年,國務院《循環經濟發展戰略及近期行動計劃》及《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均提出,到2015年,水泥窯協同資源化處理廢棄物生產線比例目標為10%。截止2013年底,正式投產的水泥窯協同資源化處理廢棄物生產線不到30條。然而據有關數據顯示,在建、擬建的水泥窯協同處置項目多達130多項。以貴州省為例,去年,貴州省發布《貴州省推行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實施方案》提出,從2013年開始在全省推行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項目,提出了2015年底前完成全省47個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項目建設的目標。
資料來源:中國水泥研究院
從政策上,國家對水泥工業轉變為兼顧污染物處置的新型環保產業逐漸從規劃、標準、實踐方案上開始,從鼓勵到支持再到推廣,未來發展潛力巨大;從國際水泥工業發展進程來看,水泥企業參與污染處理,發展循環經濟是水泥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四、綠色轉型發展正走在關鍵時期
以2012年11月環境保護部發布《環境標志產品技術要求 水泥》為水泥行業的綠色轉型發展全面啟動標志,國家陸續出臺了相關政策標準引領水泥工業的綠色轉型發展。最直接的政策來源于環境保護部與國家的行業規劃。
表2:水泥工業綠色轉型相關政策標準和規劃
資料來源:中國水泥研究院整理
相關政策標準的完善,為水泥工業的綠色轉型發展提供了方向與政策支持。從階段上,已經從污染控制和節能減排階段進入到綠色發展、循環可持續發展階段。因此,筆者認為,“十二五”后期,是我國水泥行業綠色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在十二五前期,綠色轉型發展具備的特征主要是水泥窯向大型化的新型干法窯發展,采用純低溫余熱發電以及大型高效粉磨系統。而進入后期,水泥行業將正式開始邁入固體廢棄物處理及新型綠色水泥基材料,低氮燃燒技術的新時期。對于水泥企業來說,如何抓住這個有利機遇實現自身的蛻變值得每一個水泥企業深思。筆者認為,水泥企業不僅要緊跟政策步伐,獲取政府的政策支持,而且要積極地進行各項技術創新;不僅要在生產方式上向節能減排、循環發展轉變,而且要體現在產品上。在生產方式上,要發展循環經濟,充分利用水泥生產特點,將城市垃圾、工業廢物轉化為動力來源與原材料。在產品上,要通過技術創新減少資源和能源消耗,開發低碳綠色產品。編輯:鄭建輝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