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當務之急要壓縮立窯水泥生產線
在2月23日召開的山東省建材工作會議上,省建材辦主任王福江表示,受煤、油、運輸價格上漲影響,山東水泥盈利水平持續下降,今后應突出結構調整,加快淘汰落后生產線的工作。
統計顯示,在煤、油、運輸價格上漲情況下,水泥生產成本逐漸增高,而終端消費受供大于求影響,價格持續走低。目前,山東省水泥企業每噸生產成本增加25元,而市場平均價格僅為210元/噸,低于全國平均價格20元,盈利水平受到嚴重影響。
王福江認為,面對“兩頭”夾擊,水泥生產應盡快淘汰生產成本高、浪費資源的立窯生產線,而加快上馬節約、環保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
去年山東水泥生產完成1.41億噸,居全國第一位,其中新型干法水泥產能達到5620萬噸,比重達到40.14%,水泥產業結構調整取得階段性成果。但與新型干法水泥占到水泥生產總量80%的浙江相比,山東的比例依然偏低。
省建材辦規劃發展處處長劉連臺表示:過去發展新型干法水泥先期投入較大,但現在這個問題已經解決,與上世紀90年代初期相比,新型干法水泥的技術經濟指標已達當代國際水平,壓縮立窯水泥生產線面臨的主要難點在于地方利益干擾,一些立窯企業因為是某些地方的“財柱子”而面臨關停難。
目前,研究制定落后生產能力退出機制正當其時。據了解,山東省的立窯水泥企業規模在50萬噸以上的占80%以上,這些企業許多已面臨著生存危機。省建材辦針對省內水泥生產實際,已著手制定相關政策。今年該省將嚴格執行國家產業政策,適度發展日產4000噸以上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原則上不再新上日產2500噸以下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堅決制止新型干法水泥以外的其他水泥生產線。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guest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