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在北京組織召開水泥指數、平板玻璃指數研究課題驗收會,對中國水泥網、中國玻璃信息網分別承擔的水泥指數、平板玻璃指數研究課題進行驗收。...
2016年1月2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在北京組織召開水泥指數、平板玻璃指數研究課題驗收會,對中國水泥網、中國玻璃信息網分別承擔的水泥指數、平板玻璃指數研究課題進行驗收。...
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一個論壇上,工業與信息化部副部長懷進鵬對中國制造業面臨的目標與任務進行權威解讀,批評中國制造業面對轉型時觀望與等待的慣性思維。他認為,制造業創新變局就在未來3-5年。...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行業形勢不景氣的背景下,2015年業內大事多與之密切相關,接下來我們就來全面盤點一下,過去這一年有哪些最值得我們記住和思考的行業之最。...
1月28日下午,水泥指數編制課題通過專家組驗收。水泥指數對于產業預警監測、行業政策制定、企業投資、行業轉型升級有著重要的參考和指導作用,可更好的從數據上引導企業避免盲目投資,助力行業化解產能過剩。此外,水泥產業的發展狀況與國民經濟的發展狀況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對于宏觀經濟形勢研判亦可提供參考。...
“過去十年,一方面是水泥產能從10億噸到30多億噸的裝備增量,另一方面是近10億噸落后產能的改造,二者的疊加效應帶來了水泥裝備市場的空前繁榮,但現在這兩個支撐徒然消失,導致整個水泥及備件行業生存環境急劇惡化。”--鄭州鼎盛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盧洪波。...
耐火材料是水泥生產過程中必不可少的耗材,水泥行業經濟形勢不景氣對其影響也頗大。一方面,水泥企業進一步壓縮采購成本,耐火材料企業利潤空間縮小,行業競爭加劇;另一方面,新增生產線減少加之產能利用率偏低,使耐火材料市場需求量下跌,行業面臨嚴重的產能過剩問題。...
目前,四大產能過剩行業(煤炭、鋼鐵、有色和水泥)的存量有息負債達5.4萬億,其中銀行貸款2.8萬億,債券1.6萬億,信托等非標約1萬億。這些債務將在企業兼并收購、破產重組的過程中如何處理呢?...
經在工信部、國家能源局、國家發改委網站等指定媒體對行業協會上報能效“領跑者”名錄和單耗指標進行社會公示后。對公示無異議的企業,工信部、國家能源局、國家發改委將公告高耗能行業能效“領跑者”名錄、單耗指標。在履行了以上程序后,水泥企業方成為水泥行業能效“領跑者”。...
鑒于2016年經濟下行依然較大,水泥市場需求仍會小幅下降,企業效益和行業發展困難還會加大。面對形勢發展和困難局面,我們要求并建議中國水泥協會副會長單位、各省市區水泥協會和所有協會會員單位,認真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積極落實和推進水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致力推動2016年行業經濟效益企穩回升。...
1月22日,湖北省水泥工業協會六屆二次會員大會暨湖北省水泥企業年會在武漢召開。湖北省水泥工業協會會長郭成洲在主題報告中提出,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開好局、起好步至關重要,湖北省將以“五招”加快推進水泥工業“去產能”步伐。...
1月22日,湖北省水泥工業協會六屆二次會員大會暨全省水泥企業年會在武漢召開,湖北省水泥工業協會會長郭成洲在大會上做主題報告。?郭成洲在報告中提出,湖北將以“五招”加快推進水泥工業“去產能”步伐。緊緊圍繞“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
本文主要通過對甘肅水泥行業市場形勢和存在問題分析,在此基礎上,主要從政府、行業協會和龍頭企業三方面提出了水泥行業轉型升級的實現路徑。...
12月30日河南冬季水泥錯峰生產會議在鄭州召開,省工信部、環境保護廳、建材協會及17個地市委、局領導和全省57家重點水泥企業參加會議……...
中國建材集團開始試水智能制造,通過物聯網技術、移動互聯網技術、云計算技術和大數據技術結合行業優勢,把智能制造作為主攻方向。...
1月1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在北京組織召開節能與綜合利用標準化工作座談會,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司長高云虎在講話中強調了標準化是踐行綠色發展理念,落實綠色制造戰略的重要手段。...
河北省13日審議通過的《河北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規定,對產能嚴重過剩行業、大氣重污染企業,實行階梯排污收費、差別信貸、差別水價、懲罰性電價等差別收費政策。 ...
當前中國經濟運行最大的風險之一是產能過剩,“去產能”是必須長期堅持和實施的基本國策。此外,由于中國巨大的水泥產能,使得水泥行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已位全國第二位,面臨著巨大的減排壓力。...
湖北省2015年以來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企業超過500家,年產能近3億立方米,調查發現企業綠色生產意識淡薄,粗放管理和生產產生的揚塵,加上運輸環節的滴、撒、漏和工地違規現場攪拌造成的揚塵,加重了空氣污染,加強全省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綠色生產管理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
工信部將抓緊研究支持地方政府和行業協會推動好今冬明春水泥錯峰生產。環保部門將強化水泥等重點行業環境監管,對環境違法行為持續保持“高壓”態勢,特別是冬季對重點污染源實施全方位監管,對排放不達標的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
建筑隔墻板行業隸屬墻體材料,由于板材規格尺寸工整,易于成型,便于機械化生產,生產效率高;加上板材尺寸大、塊型大、整體性好,可以裝配式安裝,施工效率高,最能做到生產工業化,產品標準化,規格尺寸模數化,施工裝配化及建筑部品化發展;且能夠大量利用建筑廢棄物節約原材料,減薄墻體厚度擴大使用面積,減輕墻體自重,降低基礎造價,有效地提高建筑的綜合經濟效益,特別適合綠色建筑等住宅產業現代化及以輕鋼結構為主體的現代化建筑結構,得到了市場的認可和青睞,建筑隔墻板已逐步成為結構的圍護與隔斷的主體墻體材料。...
2015年12月31日,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辦公廳、科學技術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環境保護部辦公廳聯合公布了6家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試點企業名單。...
時間步入2016,回顧剛剛過去的2015,水泥量價齊跌,行業利潤經歷膝斬,環保不斷收緊……下面,我們通過一組數據簡單梳理一下2015年的水泥行業,這些數字你還記得嗎?...
為加快建材工業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和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在積極化解傳統產業產能嚴重過剩矛盾,加快“去產能”的同時,引導要素向“補短板”、“降成本”的方向聚集,工信部原材料司組織編制了《建材工業鼓勵推廣應用的技術和產品目錄(2016—2017年本)》(征求意見稿)。...
11月,宏觀經濟指標仍顯疲軟態勢,投資、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與1-10月持平,官方PMI較10月再次回落,各分項指標幾乎均呈環比下降走勢。1-11月,水泥累計產量21.47億噸,同比減產5.1%,減產幅度大于1-10月累計產量;11月水泥價格延續10月下行走勢,月底全國水泥價格指數環比下降0.98個點。1-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混凝土企業產量累計13.2億立方米,同比增長2.14%;10月除西南地區價格出現小幅上漲,其他地區價格依舊保持下降走勢。...
為迎接2016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新《大氣污染防治法》,12月29日下午,全國人大法律委、環資委、法工委、國務院法制辦、環境保護部聯合召開新《大氣污染防治法》實施座談會。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沈躍躍出席會議并作重要講話。...
離2015年結束僅剩幾天了,這一年里,水泥行業可謂是驚心動魄,跌宕起伏,行情低迷,慘不忍睹,終于感受到了經濟轉型、環保升級帶給行業的深重寒意。現在小編就帶您回顧一下2015年里發生的大事小事。...
水泥行業是湖南省重點傳統產業之一,得益于水泥工業技術進步迅速及需求旺盛,近十年來全行業發生了巨大變化。今年以來,全國水泥工業增速明顯回落,經濟效益大幅下降,面臨近年來最為嚴峻的困難局面。湖南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原材料工業處。就當前湖南水泥行業運行情況及突出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對策。...
2015年12月24日,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指出,預計全年淘汰水泥產能3800萬噸。會議要求重點抓好八個方面工作,其中,要求多措并舉化解產能過剩,開展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等行業化解過剩產能試點。...
近國家發改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向社會公開征求《清潔生產審核辦法》的意見。從2012年7月1日起施行新修訂《清潔生產促進法》,新修訂《清潔生產促進法》明確,清潔生產是指不斷采取改進設計、使用清潔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進的工藝技術與設備、改善管理、綜合利用等措施,從源頭削減污染,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或者避免生產、服務和產品使用過程中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以減輕或者消除對人類健康和環境的危害。...
中國建材集團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雙創”工作的重要部署,積極推動技術創新、企業技術革新、模式創新,增強企業科技創新能力,激發科技人員的創新、創業熱情,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成效顯著。...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在泰安召開建材工業行業管理座談會。會議特別邀請中聯水泥集團有限公司、泰山玻纖有限公司、廣東科達潔能股份有限公司介紹推進智能制造、清潔生產的經驗做法。...
11月27日,“互聯網+社會責任管理創新暨2015中國企業可持續競爭力年會”在北京舉行。會議發布了《中國企業公眾透明度報告(2015-2016)NO.2》(中國企業200強公眾透明度指數),華潤集團連續兩年榮獲會議最高獎-最佳社會責任報告獎。...
12月15日,葛洲壩水泥老河口公司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示范線帶料試運行已經整整三個月了。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垃圾項目是幫助水泥企業在越來越嚴苛的環保政策和國家調控措施面前應對挑戰、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化解社會公眾對水泥企業環保質疑的有力舉措。...
現在已經進入寒冬,但和天氣相比,制造業的寒意更為深重。隨著需求的持續下滑,企業的利潤也隨之下滑,資金壓力越來越大,如果再加上擴大產能時所帶來的資金缺口,不少企業已經不堪重負。有相關人士表示:“現在這種情況下還能準時發薪的企業只有30%左右。”...
熱門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