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熟料調劑協議達成 將如何影響水泥價格?
近日,云南地區海螺、華新等五大水泥集團主要領導舉行座談并就強強聯合達成共識。另據業內人士透露,云南西南水泥有限公司與云南水泥建材集團旗下公司就熟料調劑達成協議。
云南水泥協會在新聞通告中表示:“與會領導就新常態下的行業發展前景、合作規劃、產能過剩狀態下的自主節能減排等進行深度交流,并達成高度共識。”并且認為西南水泥和云南水泥的協議將“有效緩解區域內的過剩產能,提高企業效益”。
有行業分析人士認為,云南地區主導企業促成本次會議,以及西南水泥和云南水泥達成熟料調劑協議或許表示云南準備試水“大小窯對接”方案或類似形式的工作。具體可能表現為規模較小、生產技術落后、能耗較高的企業經過與生產先進的企業協商后不生產或者少生產,以較低成本獲得先進企業所生產的熟料(浙江為大窯以低于成本價供給停產小窯)。此舉一方面降低了地區噸水泥的能耗,有利于地區節能減排,另一方面勢必一定程度上緩解產能過剩壓力,提振水泥市場行情。
“大小窯對接”的做法從2013年開始在浙江省水泥行業推行,經過多年的實踐,在浙江地區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間接推動了該省水泥價格的回穩。南方水泥總裁肖家祥在2017年召開的一次行業會議上再次呼吁鼓勵企業間大小窯對接,用市場化辦法淘汰關停小型熟料生產線。
據中國水泥網統計,截至2017年底,云南共有110條投產的熟料生產線,總產能9083萬噸,前五大水泥企業產能集中率55%左右。其中,西南水泥在云南總產能1674萬噸,占18.43%,云南水泥1085萬噸,占比為11.95%。
生產線規模方面,2500t/d及以下的有82條,占比高達75%,剩下皆為2500-5000t/d規模的生產線,生產線集中投產于2010年以前。
有行業人士認為,通過“大小窯對接”是通過控制水泥供給側的手段抑制過剩產能的釋放,但該方式的實行還需要有特定的環境基礎--不僅考驗了地方協會在當地水泥行業的權威性、公正性,也考驗了參與該項活動的水泥企業是否高度自覺、自律。對于云南水泥主導企業之間的合作外界還并不清晰,但可以肯定這將對當地市場產生巨大影響。
編者按:中國水泥網將于2018年6月13-14日在杭州舉辦“2018第十屆國際粉磨峰會”,本屆峰會以“超低電耗 高性能水泥 無人值守”為主題,將邀請行業專家深度探析降低粉磨能耗途徑及高性能水泥標準,并舉行互動論壇,現場解答疑問、交流經驗。敬請關注!
編輯:俞垚伊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