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禁止使用32.5復合水泥 需求端發力是否會成為趨勢?
命運多舛的32.5等級水泥這兩天又有大新聞,這次是在全國水泥行情最好的華東。
4月24日,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印發《上海市禁止或者限制生產和使用的用于建設工程的材料目錄(第四批)》的通知。《通知》要求“從5月1日起,禁止在預拌砂漿、墻體材料、預拌混凝土、預制混凝土構件及其它水泥制品中使用強度等級為32.5和32.5R的通用硅酸鹽水泥。”
“本次《通知》最大的關注點是將行業習慣文件化,除了墻體材料外,文件提到的其他四種產品在日常的生產中很久就不使用32.5等級水泥。總體來看,對于上海地區32.5水泥市場并沒有太大影響。”前上海水泥協會負責人表示。
一份對當地影響并不明顯的文件是否值得行業關注?“其實,《通知》象征意義大于現實意義。”一位長期關注32.5等級水泥取消進度的業內人士認為,“無論是國家層面,還是如新疆、貴州黔西南州地區,推進取消32.5等級水泥基本都是從供給端出發。本次上海的舉措則是從需求端發力。”
2017年初,新疆有關部門下發通知,要求當年5月1日起,停止生產、銷售、使用32.5強度等級水泥。由此,新疆也成為成為國內第一個全面推行高標號水泥(等級42.5或以上)的地區。另據當地水泥企業反應,貴州黔西南州地區也有禁止生產32.5等級水泥的文件出臺。
當年9月,工信部公布了《通用硅酸鹽水泥》強制性國家標準修改單報批公示。《通用硅酸鹽水泥》強制性國家標準修改主要內容為“6.4 復合硅酸鹽水泥的強度等級分為42.5、42.5R、52.5、52.5R四個等級”,即取消32.5R強度等級的復合硅酸鹽水泥。
自從業內出現號召取消32.5等級水泥之時,爭議就從沒有停止過。支持者認為,取消32.5等級水泥對于水泥行業化解產能過剩有積極作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通據測算,取消32.5等級復合水泥之后,水泥產量有望削減2億噸左右”有媒體如此表示。
異見者則認為當前我國水泥產能過剩實質是熟料產能嚴重過剩,且32.5等級水泥在生產中會摻入大量的復合材料,對于降低能耗和碳排放、消納工業廢棄物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取消32.5級水泥是與當前建設生態文明城市,發展綠色循環經濟的社會趨勢相違背的。”上文提到的業內人士認為。
對于為何取消32.5等級水泥的工作遲遲無法推動,除了本身在業內就有巨大爭議外,水泥需求方建筑工程等標準并沒有及時跟進有重大關系。四川省星船城水泥股份有限公司銷售副總經理劉洪川就曾在接受中國水泥網采訪時表示,建筑和建設等不同行業單位的標準要與取消32.5等級水泥相適應才利于政策落實更加徹底。
顯然,本次上海下發的《通知》便是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即日常所說的水泥需求方下發的。華東地區作為我國水泥行情最好、市場化最高的地區之一,相關政策對于其他地區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在后續推動取消32.5等級水泥的工作中,上海此舉是否將成為趨勢值得關注。
編輯:俞垚伊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