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行業去產能強自律增效益促進大會今日在蕪湖召開
7月26日上午,“水泥行業去產能強自律增效益促進大會暨中國水泥協會七屆六次理事會議”在安徽蕪湖海螺國際大酒店召開。會議以當前業界所關心的“去產能、強自律、增效益”為主題展開討論。《水泥行業去產能行動計劃(2017-2020 年)》(討論稿)也在會上進行了深入的討論。
長期以來,中國水泥行業受到產能過剩的困擾,始終沒有較好的解決辦法。問題在2015年集中爆發,當年行業內半數企業虧損,產量下降明顯。2016年在行業自律、錯峰生產等多種措施的作用下,行業出現回暖,但存在很大不確定性。可以說去產能仍然是解決行業當前問題的根本出路。
對于去產能,行業內外都在尋找具有可行性的辦法。去產能、遏制新增產能、取消32.5水泥和建立去產能專項基金都是目前正在推廣和實施的方法。中國建材聯合會會長、中國水泥協會會長喬龍德、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巡視員呂桂新、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宋志平、安徽海螺集團董事長高登榜等都就這些行業熱點問題發表自己的觀點。中國水泥協會常務副會長孔祥忠、執行副會長肖家祥、王建超和副秘書長張建新分別針對行業當前存在的問題進行闡述和提出相應的建議。會議由中國水泥協會秘書長、中國聯合水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崔星太主持。
中國水泥協會常務副會長孔祥忠
在《水泥行業去產能行動計劃(2017-2020 年)》(討論稿)的解讀中,孔祥忠表示水泥去產能是個艱巨的任務,也是個長期的任務。到2020年,中國水泥行業壓縮熟料產能39270萬噸,關閉水泥粉磨站企業540家,將上述指標按四年分解得到每年的目標任務。到2020年全國熟料產能平均利用率將達到80%,水泥產能平均利用率達到70%。其中,到2017年底,全國范圍內壓減熟料產能3880萬噸,壓減水泥粉磨站企業90家。
中國水泥協會執行副會長、南方水泥有限公司總裁肖家祥
中國水泥協會執行副會長、南方水泥有限公司總裁肖家祥在《堅決采取措施 遏制新增產能》(討論稿)的建議中表示,針對目前仍有違規新增產能的現象,中國水泥協會將進行徹底清查,分類清出違規、手續不全、巧立名目等現存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對于以各種借口新上項目,中國水泥協會將對批準機關提起行政問責,追求申報企業的責任,保留訴訟權利。加大對無證生產企業、生產線的處罰力度。責令關閉停止營業,對于包庇、縱容的地方政府部門或領導人提起行政問責。
中國水泥協會執行副會長、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王建超
“無證生產企業、‘技改’擴能企業、隱形過剩產能和違規在建項目都將成為未來清理違規新建項目的對象。”中國水泥協會執行副會長、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王建超在《關于對違規建設項目進行專項督查與處置的辦法》(討論稿)中說,“而在清理違規建設項目的處理中將始終堅持審批手續齊全和去產能的原則。”這一系列工作都需要政府的支持、大企業帶頭和各級協會協調配合。
中國水泥協會副秘書長張建新
在《強化自律協調機制 全力提升經濟效益》報告中,中國水泥協會副秘書長張建新表示,當前水泥行業少數企業違規新建、批小建大、無證生產、低價傾銷、不當競爭、錯峰不停窯、不守行規行約、破壞市場游戲規則等不良現象時有發生,已經成為水泥行業健康發展的“攔路虎”,水泥行業誠信建設亟待健全和完善。他還認為企業停窯限產是企業自己的營銷行為,實踐證明,停窯限產是保證水泥供需平衡、企業自救的途徑之一。
[Page]
中國水泥協會執行副會長、金隅股份副總經理姜長祿
中國水泥協會執行副會長、金隅股份副總經理姜長祿在會上宣布《2017年行業去產能強自律增效益促進大會倡議書》。《倡議書》號召:所有大企業和協會組織要堅決支持協會去產能領導小組的工作,為“十三五”的后四年全面啟動去產能工作奠定基礎;全行業要堅決遏制新增產能,對于已停產多年的日產2000噸熟料生產線、年產60萬噸以下水泥粉磨站納入淘汰范圍,從現在開始停產32.5強度等級水泥生產;完善優化區域市場,加大市場整合力度;全面推進錯峰生產,南方地區也要積極探索錯峰生產;要以創新驅動為牽引,把創新、提高技術裝備水平和提高節能減排水平作為實現行業轉型升級的載體。
海螺集團董事長高登榜
作為本次會議的東道主,海螺集團董事長高登榜代表海螺集團對本次大會的成功舉辦表示衷心的祝賀,對到場來賓表示熱烈的歡迎。目前水泥市場環境回溫,企業效應、技術都在提升,節能減排更是上了新的臺階。得益于供給側改革,得益于協會的引領,海螺集團積極擁護供給側改革,加快了淘汰落后產能的步伐,為化解水泥行業產能過剩作出了貢獻。除此以外,海螺集團積極參與行業自律,維護市場秩序,為整體行業提升貢獻自己的力量。最后,海螺集團董事長高登榜預祝本次大會圓滿成功。
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宋志平
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宋志平在講話中表示中國水泥行業在發改委、工信部、協會以及大企業的帶頭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了初步的成績。成績主要體現在思想的進一步統一。除此以外,宋志平代表中國建材集團表態,兩材重組后中國建材實力大增,中國建材帶頭執行國家政策,帶頭執行行業協會的要求,同時也和大企業合作,共同推動行業的健康化。中國建材既是一個制造商,更是一個行業的服務商,希望與其他大企業合作,促進行業的和諧發展。
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副巡視員呂桂新
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副巡視員呂桂新針對當前國內水泥行業去產能給予了多個建設性的建議,他提到,2017年底前,水泥產能置換只能在實際控制人內部進行;堅決淘汰落后產品;支持骨干企業通過聯合重組的方式,壓減過剩產能。盡管當前水泥行業明顯好轉,但地區差異上的產能過剩沒有得到根本緩解,加上市場環境不夠完善,市場秩序混亂,煤炭等原材料價格上漲,水泥行業面臨的形勢依舊嚴峻。
中國建材聯合會會長、中國水泥協會會長喬龍德
中國水泥協會會長喬龍德做了上午壓軸報告,他表示,供給側改革有所突破,建立保障行業效益持續增長的機制,將會是水泥行業的一個新轉折。目前,去產能工作的開展主要解決三個問題:一是政策要有所突破;二是去產能方向要明確,水泥去產能標準要定好,對號入座淘汰落后產能;三是大企業要帶頭,不僅要盡自身責任,還要引領行業做好自律發展。
此外,喬龍德會長在綜合分析了水泥行業當前行情走勢后,提出今年的水泥行業利潤將達到1000億左右,得到了與會嘉賓的認可。
對于社會上反對水泥企業錯峰生產的聲音,喬會長表示,錯峰生產是水泥去產能過渡時期最有效的方法,是不得已而為之。對于未來的水泥發展方向,喬龍德會長指出,未來應向高標號、特種水泥、國外等方向發展,且應鞏固好當前的良好勢頭。
本次會議由中國水泥協會主辦,安徽海螺水泥承辦。中國水泥協會副會長、常務理事、理事單位代表;全國水泥行業產能排名前 50 家的大型水泥企業董事長或總經理;各省市自治區水泥(建材)協會會長、秘書長、全國水泥區域市場總協調人等參加會議。
下午的會議還將繼續,敬請留意中國水泥網網站的后續報道。
編輯:張敏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