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海南省住房城鄉建設事業“十三五”規劃(2016-2020 年)
近日,海南省住房城鄉建設事業“十三五”規劃(2016–2020)(以下簡稱規劃)出爐。《規劃》中總結了“十二五”期間海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主要指標實現情況。
《規劃》提出,到2020年末海南省將改造各類棚戶區13.12萬戶、住房公積金繳存總額將超過1000億元、城市燃氣普及率達98%等。
據住建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規劃是根據住建部《住房城鄉建設事業“十三五”規劃綱要》、《海南省總體規劃》和《海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編制,主要闡明“十三五”時期我省全面推進住房城鄉建設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的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和重大舉措。
規劃提出今后五年住建系統的六個主要發展目標:
一是城市規劃化的科學性、時效性、嚴肅性提高,城鎮風貌特色彰顯;
二是持續實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
三是加大住房公積金對個人住房消費的支持力度;
四是完善城鎮市政基礎設施;
五是農村基本生活條件明顯改善,建成千個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鄉村;
六是提高建筑市場競爭實力。
其中《規劃》提出“加強建筑節能和推廣綠色建筑以及大力推進建筑業轉型發展”
[Page]
加強建筑節能和推廣綠色建筑
穩步提升新建建筑節能質量和能效標準
實施新建建筑能效提升工程,提高建筑節能發展質量水平。進一步完善新建建筑在規劃、設計、施工、竣工驗收等環節的節能監管機制。深入推進綠色建筑行動,推行住宅建筑執行綠色建筑標準,開展高星級綠色建筑以及綠色生態城區、綠色建筑集中示范區、綠色建筑產業示范園區等綜合示范建設。大力推動綠色生態小區、城區建設。推進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推廣太陽能光伏技術與建筑一體化應用,強化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的全過程監管,把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納入建筑工程質量管理的閉合環節。進一步加大農村危房改造建筑節能示范力度,開展綠色農房建設技術與評價研究示范,完善農村建筑節能標準體系。
提高既有建筑能效水平
研究制定公共建筑能效審計辦法,推進建立公共建筑能耗統計、能源審計及能效公示機制,對重點用能公共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實施能效審計和公示。實施公共建筑能耗限額制度,強化建筑運行階段能效管理。進一步加強能耗監測平臺建設,逐步擴大監測建筑數量及監測深度,強化統計監測數據的分析與應用,構建分類型的能耗限額體 系。積極推進重點建筑用能管理制度改革,支持采取合同能源管理、能效交易、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等市場機制,推進公共建筑節能改造市場化。
推廣應用綠色建材
建立綠色建材評價標識制度,開展通用建筑材料等綠色評價工作。利用“互聯網+”等信息技術構建綠色建材公共服務系統,動態發布綠色建材產品目錄及相關信息,監管綠色建材評價和應用,實現綠色建材產品全程可追溯。圍繞綠色建筑需求和建材工業發展方向, 強化綠色建筑對綠色建材的應用要求。大力開展綠色建材示范工程、 產業化基地建設。以建筑垃圾處理和再利用為重點,加強再生建材生產技術和工藝研發以及推廣應用,提高固體廢棄物消納量和建材產品質量。
大力推進建筑業轉型發展
加快轉變建筑業發展方式
大力推行工程總承包,以政府投資工程為試點,鼓勵有實力的工程設計和施工企業開展工程總承包業務。深化建筑業企業改革,通過政策扶持和戰略重組,繼續培育我省高資質等級建筑業企業,扶持專業領域企業做精做專,支持具備上市條件的中小企業在創業板上市,建立適宜高效的總分包機制。建立多元化建筑用工方式,鼓勵施工總承包企業擁有獨資或控股的施工勞務企業。將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作為企業誠信評價的重要依據,實行動態監管。全面推行建筑勞務用工實名制管理,逐步實現建筑勞務人員信息化管理。
推動建筑產業現代化
制定《海南省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規劃綱要》,合理確定建筑產業現代化生產力布局,統籌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研究制定適合 本地條件的基礎性通用標準、標準設計和計價定額,構件部品與建筑結構相統一的模數協調系統。加強技術創新,積極開展工程試點。在全省大力推進建筑信息模型(BIM)基于網絡協同的技術應用。引導房地產企業提高全裝修住宅的市場供應比重。大力推廣“裝配式鋼(輕鋼)結構、裝配式鋼—混凝土結構”等鋼結構體系的應用,逐步提高 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推進生產模式轉變,按現代化工業生產方式改造建筑業,推動形成符合建筑產業現代化要求的設計、生產、物流、施工、安裝和運行維護管理體系和全過程質量管理體系。整合產業鏈條,鼓勵企業和科研單位組成產業化聯盟,實現建筑產業配套服務集約化。研究編制與建筑產業現代化相適應的工程量清單計價規 范,建立建筑部品以及整體建筑性能評價體系,完善《質量保證書》和《使用說明書》制度,推行工程質量、成品住房質量擔保和保險制度。
編輯:鞠麗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