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二代”輔機及耐火材料研發標準發布
關于發布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和第二代中國浮法玻璃配套輔機及耐火材料研發標準的通知
中建材聯科發〔2015〕82號
各有關研發單位、“兩個二代”研發領導小組成員、工作小組成員:
為同步推進“兩個二代”配套輔機及耐火材料研發工作,推動與提升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和第二代中國浮法玻璃產品品種、功能、質量、資源能源利用效率、能耗與排放等方面屆時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在“兩個二代”領導小組的領導和組織下,研發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行業內有關專家制定了“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和第二代中國浮法玻璃配套輔機及耐火材料研發標準”。(此標準指“兩個二代”技術研發達標的標準,區別于通常的產品標準和裝備標準,以下簡稱研發標準)。經“兩個二代”領導小組審定,現以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的名義發布。請有關研發單位按照研發標準確定的內容和達到的指標要求積極組織實施。
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
2015年8月5日
抄送:聯合會各部門、會領導、水泥協會、玻璃協會。
附件: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和第二代中國浮法玻璃配套輔機及耐火材料研發標準
總 則
《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和第二代中國浮法玻璃配套輔機及耐火材料研發標準》編制的總體思路是緊緊圍繞《“兩個二代”技術裝備研發方案》總體目標,以“創新提升、超越引領”為指導思想,以“兩個二代”全方位技術創新為目的,以匹配“兩個二代”國際領先水平和匹配“兩個二代”主機裝備、解決“卡脖子”問題為重點,研發攻關“兩個二代”配套輔機設備及耐火材料,使“兩個二代”技術裝備水平全面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和第二代中國浮法玻璃配套輔機及耐火材料研發標準》編制的主要依據是《“兩個二代”技術裝備研發標準》和《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和第二代中國浮法玻璃配套輔機及耐火材料研發攻關方案》。在“兩個二代”領導小組的領導和組織下,研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在廣泛征求行業內專家意見的基礎上形成了《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和第二代中國浮法玻璃配套輔機及耐火材料研發標準》。
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和第二代中國浮法玻璃配套輔機及耐火材料的研發必須堅持國際領先的原則,不僅在項目立項時要國際領先,在項目驗收時仍然要國際領先;必須堅持創新的原則,核心技術必須是新的創新成果,而不是原有技術的集成;必須堅持衡量任何一項技術裝備、材料的研發是否達標,要與其實際產生的效果效能相一致;必須堅持對每項研發成果的獨立效果考量,對輔助或另外采用其他手段帶來的效益與效果必須予以排除;必須堅持擇優的原則,在創新成果技術水平同等的前提下優選應用“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和“第二代中國浮法玻璃”領導小組明確立項的研發單位的研發技術成果,一旦有技術更加領先的研發單位時,可以擇優選擇。各個研發攻關的子項實現的主要技術指標是達標的最低要求,各單位應有更高的目標在創新實踐中預以突破。在兩個以上研發單位同類技術成果同時滿足研發標準時,優先選擇留有更高空間或更有提升可能的技術成果。
在《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和第二代中國浮法玻璃配套輔機及耐火材料的研發標準》編制發布的基礎上,進一步相應制定《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配套輔機技術驗收規程》、《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配套耐火材料技術驗收規程》、《第二代中國浮法玻璃配套輔機技術驗收規程》、《第二代中國浮法玻璃配套耐火材料技術驗收規程》(另發)。
一、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配套輔機設備研發標準
在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術裝備已經開展的“水泥粉磨系統節能降耗成套技術與關鍵設備的研究”、“自適應篦冷機的研發”等輔機設備研發的基礎上,以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全系統節能減排為目標,采用現代化的手段加強進廠原燃材料質量的控制,穩定及提高原燃材料質量,穩定窯的熱工制度,避免人為因素,實現節能降耗,提高勞動生產率。重點開展石灰石礦山均化開采及搭配系統軟件及設備、原煤進廠自動取樣分析軟件及設備、生料在線分析軟件及設備、關鍵計量給料設備、高效節能風機、預熱器高強陶瓷內筒等的技術攻關。
1、石灰石礦山均化開采技術及智能化配礦技術研發攻關達標要求
開發計算機軟件,以計算機模型及數值化模擬的科學方法建立礦山礦石質量、坐標數據庫和礦石質量、數量、坐標三維數據模型,并不斷完善系統與相關數據,指導礦山均化開采;開發礦石出礦在線分析儀器及信息傳輸系統,用于實時監控出礦石灰石質量并傳輸數據至智能調度中心;開發配礦軟件及智能調度系統,根據出礦石灰石質量要求和不同部位礦石質量情況及在線分析數據,實現智能調度運礦車輛,達到均勻搭配;開發運礦車輛自動導航系統,以滿足智能調度的需要;開發礦山開采監控系統,用于礦山開采搭配的監控,確保礦山均化開采及智能化配礦的高效率。
實現的主要技術指標為:提高出礦石灰石質量合格率及低品位礦石的利用率,確保出礦山CaO標準偏差控制在±1.7%;提高礦山生產效率5%-20%;實現低消耗、高產量的采運目標;提高礦山安全管理水平。
2、原煤進廠自動取樣機及快速測定儀器研發攻關技術達標要求
研發原煤進廠自動取樣機及快速測定儀器,徹底解決原煤進廠質量控制問題,避免人為因素,確保進廠原煤質量;減少人工取樣工作量及環境傷害,提高勞動生產率。
實現的主要技術指標為:取樣測定時間小于5分鐘;測量誤差分別為:水分小于1%、灰分小于1.2%、硫含量小于0.3%、熱值±100Kcal/Kg。
3、水泥智能操作優化及能源管理系統研發攻關技術達標要求
研發及采用先進的檢測設備、儀器儀表及開發智能操作軟件,及時調整生產系統運行參數,優化系統操作,提高質量,降低能耗,實現節能減排;研發能源管理計算機軟件,實現能源在線監控、記錄,班組對標,從而分析發現系統能耗漏洞。實現優化操作及堵塞能耗漏洞,節能減排,降本增效。
實現的主要技術指標為:正常生產時,智能控制系統軟件投入使用率95%,節能3%;中央控制室操作人員減少50%。
4、生料在線分析儀器及配料調整軟件研發攻關技術達標要求
研發生料在線分析儀器及配套的生料配料調整軟件,實現實時在線調整生料配比,提高出磨及入窯生料合格率,從而穩定窯的熱工制度,減少工藝故障,提高熟料質量,實現節能降耗;改變人工取樣分析滯后,配料調整不及時,質量波動大,并且降低人工取樣與分析工作量,提高勞動生產率。
實現的主要技術指標為:測量周期為每分鐘測量一次,測量精度為0.1—0.3%,出磨生料合格率提高20%以上。
5、預熱器高強陶瓷內筒研發攻關技術達標要求
針對各級預熱器不同工況,對陶瓷內筒材質擇優設計制造,對陶瓷內筒結構、掛件材質結構優化設計制造,替代鎳鉻合金內筒,消除六價鉻污染,并提高預熱器內筒使用壽命。
實現的主要技術指標為:莫氏硬度8級,抗彎強度150MPa,耐酸堿度良好。
6、新型節能低氮燃燒器研發攻關技術達標要求
優化燃燒器的結構設計,開發新型燃燒器;對煤粉的風力輸送特性,單位最佳輸送風量及風機的匹配進行研發。
實現的主要技術指標為:降低熟料燒成煤耗1-3%,降低熟料燒成電耗1-3%,降低NOx排放15-20%。
7、新一代穩流型入窯生料計量與定量給料裝置研發攻關技術達標要求
研發新一代穩流型入窯生料計量與定量給料裝置,提高系統計量精度、穩定性和調節響應靈敏度;對定量給料工藝系統進行研究,開發與計量裝置相配套的工藝系統與裝置,切實提高入窯生料定量給料的穩定性,為保證燒成系統的高效、高產穩定運行提供保障;開發智能化、網絡化新型控制系統。
實現主要技術指標為:計量與給料能力80-800t/h;計量精度:±0.5%;控制精度:±1.0%;
8、綠色智能粉體散裝計重一體化研發攻關技術達標要求
研發新一代粉體物料散裝機和計量秤,提高散裝機可靠性及計量精度;對工藝系統和收塵設備研究,實現綠色環保散裝;開發散裝控制運行系統,實現智能化散裝。
實現的主要技術指標為:裝車能力100-300t/h;計量精度:±0.5%;控制精度:±1.0%;現場無揚塵,無需人工操作。
9、高效節能風機研發攻關技術達標要求
研發新一代風機葉輪,優化風機葉片及調節門設計,大幅度提高風機效率及降低風機電耗。
實現的主要技術指標為:風機效率達到GB19761-2009《通風機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標準規定的1級能效以上。
二、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窯配套耐火材料研發標準
以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窯系統“節能、環保、長壽、輕量化、無鉻化”為目標,研發低導熱耐堿磚、低導熱抗剝落磚、低導熱鎂鋁尖晶石磚、鎂鐵鋁尖晶石磚、低導熱硅莫磚、微納米增韌型澆注料、高溫噴補結合材料、低導熱耐堿澆注料、低導熱耐磨澆注料、自流式耐火澆注料、半干法噴涂料、濕法噴涂料等低導熱長壽命耐火材料,使二代水泥系統用耐火材料導熱系數在現有的基礎上整體降低15%以上,耐火材料壽命在現有基礎上延長50%以上。
1、預熱器用耐火材料技術達標要求
主要以降低預熱器表面散熱損失為目標,研發預熱器用低導熱耐堿磚,預熱器用低導熱高強耐堿澆注料等。
實現的主要技術指標為:預熱器用低導熱耐堿磚導熱系數(350℃)小于0.9 W/(m.K),壽命大于6年;預熱器用高強耐堿澆注料導熱系數(350℃)小于0.5 W/(m.K),使用壽命大于6年。
2、分解爐及窯尾高溫區用耐火材料技術達標要求
主要以降低分解爐及窯尾高溫區表面散熱損失為目標,研發分解爐及窯尾高溫區用低導熱抗剝落磚、高強耐火澆注料等。
實現的主要技術指標為:分解爐及窯尾高溫區用低導熱抗剝落磚導熱系數(850℃)小于1.24 W/(m.K),使用壽命大于5年。分解爐及窯尾高溫區用高強耐火澆注料導熱系數(850℃)小于1.2 W/(m.K),分解爐用耐火澆注料使用壽命大于5年,窯尾高溫區用耐火澆注料使用壽命大于3年。
3、預分解帶用耐火材料技術達標要求
主要以降低預分解帶窯筒體表面散熱損失及延長使用壽命為主要目標,研發預分解帶用低導熱抗剝落磚、低導熱多層復合莫來石磚、低導熱硅莫紅磚等預分解帶用低導熱長壽命耐火材料。
實現的主要技術指標為:預分解帶用耐火材料導熱系數(1000℃)小于1.5 W/(m.K),使用壽命大于3年。
4、過渡帶用耐火材料技術達標要求
主要以降低過渡帶窯筒體表面散熱損失及延長使用壽命為主要目標,研發過渡帶用低導熱硅莫紅磚、過渡帶用低導熱鎂鋁尖晶石磚、過渡帶用低導熱多層復合莫來石磚等過渡帶用低導熱長壽命耐火材料。
實現的主要技術指標為:過渡帶用隔熱層耐火材料導熱系數(1000℃)小于1.6 W/(m.K),使用壽命大于1.5年。
5、燒成帶用耐火材料技術達標要求
主要以解決燒成帶六價鉻污染問題、延長使用壽命為主要目標,研發燒成帶用鎂鐵(鐵鋁)尖晶石磚等燒成帶用無鉻長壽命耐火材料。
實現的主要技術指標為:燒成帶用耐火材料實現無鉻化,使用壽命大于1.5年。
6、噴煤管、窯口、窯門罩用耐火材料技術達標要求
主要以解決噴煤管、窯口、窯門罩澆注料使用壽命短及可實現快速修補為目標,研發噴煤管、窯口、窯門罩用低導熱耐磨耐火澆注料、增韌型澆注料、自流式耐火澆注料、噴涂料等。
實現的主要技術指標為:噴煤管、窯口低導熱耐磨耐火澆注料導熱系數(700℃)小于2.0 W/(m.K),耐磨值(1100℃)小于5cm3;噴煤管用耐火材料使用壽命大于10個月,窯口用耐火材料使用壽命大于15個月,窯門罩用耐火材料使用壽命大于2.5年。[Page]
三、第二代中國浮法玻璃配套輔機研發標準
在已立項的第二代中國浮法玻璃“高效冷端成套設備的開發”、“退火窯余熱利用技術開發”、“玻璃配合料預熱工藝技術及成套裝備開發”等輔機設備研發的基礎上,繼續開展在線分級堆垛機器人系統、硅砂余熱預熱系統設備、助燃風機前置(余熱利用)空氣預熱器、高溫介質冷卻器等的研發攻關,通過上述技術的開發應用,實現進一步提高系統智能化水平、降低系統能耗和減少排放的目的。
1、在線分級堆垛機器人系統研發攻關技術達標要求
研發建立機器人視覺檢測系統、機器人工作組任務RMS統籌分配系統;創新數字MD測量機構、柔性吸盤結構;優化設計偏心載荷轉臺;研究堆垛精度的穩定性和重復準確性;設計及優化機器人高速運動路徑。對運動中的玻璃進行圖像識別、預處理和特征抽取;根據機器人狀態、優先級要求及集群負荷算法明確機器人堆垛目標位。實現在線視覺檢測,無需停輥;機器人可以實現遠程控制,無人值守。解決堆垛精度低、節拍慢、效率低等問題,尤其是3mm以下快速生產的小板的堆垛效率,替代進口設備。
實現的主要技術指標為:堆垛尺寸:400mm×600mm-2700mm×3660mm,1.2-12mm;堆垛精度:立式堆垛±5mm,水平堆垛±3mm;堆垛周期:立式堆垛10-12秒/片,水平堆垛7.2-10秒/片。
2、數控拉邊機研發攻關達標要求
研究數控網絡模式在玻璃成型生產中的應用、拉邊機機械系統精度與拉邊輪冷態徑跳關系、拉邊機運行的穩定性、重復準確性、拉邊機對玻璃成型過程中邊部溫度影響、拉邊桿與錫槽邊部的密封可靠性和保溫效果。實現拉邊輪冷態跳動值優于進口設備,拉邊機及其系統在玻璃生產過程中對稱性控制,拉邊桿與錫槽邊部最佳密封及保溫效果,替代進口設備。
實現的主要技術指標為:拉邊輪冷態跳動值小于0.15mm;運動重復精度0.1mm。
3、硅砂(余熱利用)預熱系統技術裝備研發技術達標要求
研究開發利用生產線廢棄余熱,對硅砂進行預熱的輔機設備,解決北方冬季硅砂溫度偏低甚至結冰,無法保證配合料溫度,熔制能耗高的問題,降低熔制能耗,提高熱效率。
實現的主要技術指標為:硅砂年平均升溫15℃;降低熔窯能耗大于7Kcal/kg玻璃液。
4、助燃風機前置(余熱利用)空氣預熱器研發技術達標要求
研究開發利用余熱的空氣預熱器,預熱空氣用作助燃風,降低熔制能耗,提高熱效率。
實現的主要技術指標為:助燃風年平均升溫20℃;熔窯能耗降低13Kcal/kg玻璃液以上。
5、高溫介質冷卻器研發技術達標要求
研究開發高溫介質冷卻器,充分利用熱能,減少溫差大導致的氣流擾動;解決玻璃帶局部降溫過快導致的質量問題及冷卻器表面溫度低,容易積灰問題;錫槽冷卻水包被加熱后能量散失的利用。
實現的主要技術指標為:增加0.24kg飽和蒸汽/kg玻璃液。
四、第二代中國浮法玻璃配套耐火材料研發標準
主要針對第二代中國浮法玻璃窯系統“節能、環保、長壽、輕量化、無鉻化”需求,研發低導熱熔鑄AZS磚、無鉻磚、氧化鋁格子磚、高強高密度硅磚、抗蠕變鋯英石磚、燒結氧化鋯磚、大型整體U形熔鑄Al2O3流槽磚等材料,解決傳統玻璃熔窯耐火材料六價鉻污染嚴重、抗侵蝕能力不足,熔窯換熱效率低、熱量散失大,侵蝕過快,耐久性、抗蠕變性差,氣密性差等問題,使第二代中國浮法玻璃系統用耐火材料導熱系數在現有的基礎上整體降低15%以上,耐火材料壽命在現有的基礎上整體提升50%以上。
1、熔窯上部結構用低導熱耐火材料技術達標要求
主要以解決熔窯的熱量散失為主要目標,研發熔窯上部結構用低導熱熔鑄AZS磚。
實現的主要技術指標為:1000℃熱導率降低到3.0 W/(m.K)以下,滿足使用溫度大于1600℃,使用壽命大于12年。
2、蓄熱室用耐火材料技術達標要求
主要以解決蓄熱室用熔鑄耐火材料抗侵蝕能力不足、換熱效率低、消除鉻污染為目標,研發蓄熱室用熔鑄AZS磚、蓄熱室用熔鑄氧化鋁磚等。
實現的主要技術指標為:實現無鉻化,耐壓強度大于40MPa、荷重軟化溫度T0.6大于1550℃,使用壽命大于12年。
3、熔化部大碹用耐火材料技術達標要求
主要以解決熔化部大碹耐久問題為目標,研發熔化部大碹用高強高密度硅磚。
實現的主要技術指標為:真密度小于2.34,荷重軟化溫度T0.6大于1680℃,熔融指數Al2O3+2R2O小于0.5%,使用壽命大于12年。
4、池壁修補用耐火材料技術達標要求
主要以解決池壁固、液、氣三相界面侵蝕過快的問題為主要目標,研發池壁修補用燒結氧化鋯磚。
實現的主要技術指標為:體積密度大于3.8%,顯氣孔率小于25%,常溫耐壓強度大于50MPa,使用壽命大于5年。
5、大型熔鑄Al2O3流槽磚技術達標要求
主要以減少砌縫、提高氣密性、提高玻璃液流斷面溫度的均勻性為目的,研發大型熔鑄Al2O3流槽磚。
實現的主要技術指標為:體積密度大于3.30g/cm3,氣泡析出率1300℃小于0.2%;抗侵蝕性能1350℃/24hr小于0.3mm,使用壽命大于8年。
五、配套輔機及耐火材料研發項目驗收和成果評價規則
(一)配套輔機及耐火材料研發項目驗收
1.項目驗收依據
由“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和“第二代中國浮法玻璃”領導小組負責“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和“第二代中國浮法玻璃”配套輔機及耐火材料研發項目驗收工作。驗收以研發標準、驗收規范和項目合同任務書確定的任務與指標作為考核的依據;項目驗收應在規定執行期結束后半年內完成。
2.項目驗收程序
對聯合會組織立項并按計劃完成的“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和“第二代中國浮法玻璃”配套輔機及耐火材料研發項目,項目單位應在合同規定執行期限內向“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和“第二代中國浮法玻璃”領導小組辦公室提出書面驗收申請,“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和“第二代中國浮法玻璃”領導小組辦公室在接到申請后一個月內組織預驗收,在預驗收通過后,三個月內由領導小組組織正式驗收。
對聯合會組織立項的項目因故不能按期完成的,承擔單位應提前三個月向“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和“第二代中國浮法玻璃”領導小組辦公室申請延期,經批準后按新方案與時間執行。
對聯合會組織立項的項目如中途需要終止的,由項目承擔單位提交書面報告。并由“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和“第二代中國浮法玻璃”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相關人員赴現場對項目執行情況進行評估,根據評估情況,就項目是否正常實施、是否需要調整或撤銷向“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和“第二代中國浮法玻璃”領導小組提交報告,經批準后執行。
3.項目驗收需具備的資料
“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和“第二代中國浮法玻璃”配套輔機及耐火材料項目驗收一般需提交項目驗收申請表、項目研發總體工作報告、關鍵技術研發創新報告、示范工程或實際應用成果報告、經濟效益對比分析報告、研發投入與財務收支執行報告及有關必要的附件。所有驗收材料一式三份加蓋承擔單位公章后報送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和“第二代中國浮法玻璃”領導小組辦公室。
4.項目研發成果驗收方式
項目研發成果驗收采取會議和實地現場驗收相結合的驗收方式。
(二)項目研發成果評價與鑒定
“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和“第二代中國浮法玻璃”配套輔機及耐火材料項目研發成果評價鑒定原則上在預驗收的基礎上開展。對項目預驗收中初步確定達到技術要求的成果,可以進行成果評價鑒定。對于沒有列入研發計劃的但與“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和“第二代中國浮法玻璃” 配套輔機及耐火材料技術有關的研發成果,在達到“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和“第二代中國浮法玻璃” 配套輔機及耐火材料標準或超出時,也可以申請成果評價鑒定。成果評價鑒定原則上采用材料審查、現場考核測試和同行專家會議鑒定的方式進行。成果評價鑒定工作步驟如下:
1.申請驗收材料的受理和審查的內容
由“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和“第二代中國浮法玻璃”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受理“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和“第二代中國浮法玻璃”技術裝備研發技術成果評價鑒定申請材料。“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和“第二代中國浮法玻璃”領導小組辦公室在收到申請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完成初步審查工作。初步審查內容包括:
(1)資料審查。“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和“第二代中國浮法玻璃”領導小組辦公室對評價鑒定材料按照鑒定內容的要求進行審查,確認提交的文件是否符合要求;
(2)專家初審。對符合資料審查要求的項目,“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和“第二代中國浮法玻璃”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專家分別對評價鑒定材料進行技術審查。主要審查研發的裝備、材料是否符合《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和第二代中國浮法玻璃配套輔機及耐火材料研發標準》,在材料具備并達到要求的前提下,組織專家赴現場進行預驗收,并對技術裝備達標作出初步評價,向領導小組提交預審報告。
2.評價鑒定材料預審和預驗收通過后,由“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和“第二代中國浮法玻璃”領導小組辦公室推薦“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和“第二代中國浮法玻璃”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成員在內的15名行業專家組成技術裝備、材料研發成果評價鑒定委員會(委員會中除技術專家以外,還應有相關的管理專家和經濟專家),對研發成果進行評價鑒定。
3.評價鑒定結果形成后由“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和“第二代中國浮法玻璃”領導小組在有關建材報刊或網站等媒體上予以公示。公示后兩星期內如未收到異議,由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正式認定研發成果。
六、技術推廣和應用
1.通過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認定的“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和“第二代中國浮法玻璃” 配套輔機及耐火材料研發成果,根據不同的技術類型由聯合會統一頒發科技成果鑒定證書。
2.通過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認定的“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和“第二代中國浮法玻璃” 配套輔機及耐火材料,由聯合會通過編制“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和“第二代中國浮法玻璃”技術推廣目錄、召開成果發布會、進行媒體宣傳等方式向行業內推廣。
3.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向國家有關部門推薦“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和“第二代中國浮法玻璃” 配套輔機及耐火材料技術成果,納入國家專項計劃,重點推廣技術和產品目錄,加快成果向生產力轉化。
七、知識產權
“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和“第二代中國浮法玻璃”配套輔機及耐火材料知識產權的管理按照《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和第二代中國浮法玻璃技術與裝備研發攻關項目知識產權管理辦法》執行。
八、研發標準實施
本研發標準由“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和“第二代中國浮法玻璃”研發領導小組發布,由“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和“第二代中國浮法玻璃”領導小組辦公室對具體問題負責解釋。
編輯:L劉曉陽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