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產業化瓶頸待破 政策助推落實是關鍵
湖南長沙一棟57層的高樓僅費時19天,一天蓋3層樓的速度刷新了人們對中國建筑的認識。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地方在尋求更先進的建筑方式,住宅產業化因其在控制建筑能耗、提高房屋質量、降低成本等多方面的優勢備受關注。
“像造汽車一樣造房子”
“像造汽車一樣造房子”。所謂住宅產業化,其核心是PC(預制裝配)模式,就是將住宅的部分或全部構件在工廠預制完成,再運輸到施工現場,將構件通過可靠的連接方式組裝而建成。而所謂預制構件即在生產車間內,將鋼筋放入標準形狀的模具,然后再澆灌混凝土,直接生成柱、樓梯、樓板、墻面等,產品類別很廣,甚至包括花壇、石凳等園林配景。
日前,記者前往萬科東莞住宅產業化研究基地看到,住宅的外墻、樓板、陽臺等均是預制完成后,從工廠運到工地,并由起重設備直接吊裝完成。外墻事先已裝配有窗框、瓷磚等。墻外設置若干個掛籃,工人站在掛籃內,將墻體轉角等用鋼板、螺栓牢牢連接固定,一個外墻的安裝大概需要15分鐘即可完成。
相比傳統的施工方式,工業化建造方式極大程度減少了建筑垃圾的產生、建筑污水的排放、建筑噪音的干擾、有害氣體及粉塵的排放。從而實現節能、節水、節地、節材,建造過程也更加環保。工業化生產改變了混凝土構件的生產、養護方式,生產過程能源利用效率更高,并且模具、養護用水可以循環使用。
“傳統方法使用木制模具,只能使用一兩次;而鋼制模具可以重復利用上百次,還可回收再利用。”萬科東莞研究中心的工程師方煜表示,新方法所用材料、工人可以節省一半,水的使用量降低了70%,速度也快三分之一左右。由于采用標準化的作業且經過嚴格檢驗,可大大減小操作誤差,比傳統作業質量更高。
“在中國,隨著人口紅利的消減、用工成本的上漲,以及對建筑質量的追求,粗放式的建筑發展漸漸跟不上時代潮流和形勢需要,從建設資源集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來看,住宅產業化是一個更好的驅動點。”日前,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原副會長朱中一在接受新華網采訪時表示。
從宏觀層面來看,朱中一指出,住宅產業化是建筑產業現代化里的一個部分,建筑產業的現代化當中包涵了五個特征:建筑設計標準化、部品生產的工廠化、現場施工的裝配化、建構裝修的一體化、過程管理的信息化。“這五個方面如果都能做到,就說明建筑的工業化和住宅產業化都達到了。”
住宅產業化“瓶頸”待破。
1999年國家曾出臺關于推進住宅產業現代化,提高住宅質量的若干意見,明確要求“促進住宅建筑材料、部品的集約化、標準化生產,加快住宅產業發展”。住建部也曾就住宅產業化多次發文。但實際上,住宅產業化的推進仍停留在“看的人多做的人少”。問題出在哪里?對此,王石曾公開表示,“住宅產業化是必然的趨勢,只是當前存在問題:一是成本過高,二是建筑施工工藝水平仍很落后,因而在中國只處于起步階段。”
“目前萬科試點推廣住宅產業化主要是靠傳統項目攤薄其成本。該技術如果大規模推廣使用,成本和售價將會與傳統建筑相差無幾。”王石坦言。
可見,高成本是不少企業面臨的門檻。同樣有觀點認為,成本過高與市場發育程度低有關。有混凝土預制構件的生產廠家負責人說,目前PC住宅市場份額較小,生產規模優勢無法體現,加上與現澆模式相比,增加的構件生產環節還有17%的增值稅,產品只能維持高價位。
同樣,有觀點認為,目前建筑產業化還處在初級發展階段,需要解決的問題確實很多。現在最難的并不是技術,而是難在管理上。生產方式的變革必然帶來體制機制的變革,因此建筑產業化的發展要樹立起系統的理念,特別要注重兩個核心要素,一個是技術方式,另一個就管理措施。從整個建筑業來說,轉包、分包的項目經營管理模式,以及產業鏈上設計、施工、生產各個環節的脫節,是目前建筑產業化發展的最大瓶頸。
此外,中國的住宅產業化還面臨一系列瓶頸。譬如,技術上,還沒有一套技術可以規模化地推進;另外,參與住宅產業化的市場主體在全國僅百余家,尚無法規模化推進。
保利地產余英認為,目前中國的房地產業還處于勞動密集型產業階段,短短幾年之內中國要實現住宅產業化,可以說難度很大。“如果要推進住宅產業化,需要政府給予試點企業一些稅收上的優惠,鼓勵企業采用新技術與新材料。”
另一方面,住房與城鄉建設部住宅產業化促進中心副主任文林峰表示,許多地方都在逐步給予優惠政策。“國家支持各地積極推進住宅產業化工作,通過國家住宅產業化綜合試點城市和基地企業以及各類試點示范項目,鼓勵各地開展工作。”
上月長沙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一本《關于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鼓勵建設和購買綠色建筑、產業化住宅、全裝修普通商品住宅。對購買綠色建筑、產業化住宅、全裝修新建普通商品住宅的消費者實行財政補貼,補貼標準為60元/平方米。此外,深圳、北京、上海、合肥、沈陽、福建等地也都出臺各類優惠政策。
對此,朱中一坦言,近些年來政府出臺了許多對住宅產業化有利的政策,但政策并未真正落地。“住宅產業化牽涉到整個產業鏈,從標準和設計開始,然后才進入到施工環節,房地產企業是個產業鏈的整合。但不是房企就可以完成的,需要從設計開始落實,建立一個標準,客觀來說路還比較長。”
編輯:胡玉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