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魯碧對Φ3.5×13m磨機磨內節能改造的實踐
摘要:Φ3.5×13m磨機,臺時產量為70~80噸/時,比表面積350m2/kg。目前磨機臺時產量低,粉磨電耗高,混合材的摻量比較少,水泥的成本比較高。對該粉磨工藝線進行XCM復合式磨內選粉技術改造,提高磨機單機產量、降低粉磨電耗、多摻混合材,從而降低水泥成本。
0 前 言
山東魯碧建材公司現有一臺Φ3.5×13m磨機,臺時產量為70~80噸/時,比表面積350m2/kg。目前磨機臺時產量低,粉磨電耗高,混合材的摻量比較少,水泥的成本比較高。現公司委托江蘇興誠公司對該粉磨工藝線進行XCM復合式磨內選粉專利技術改造,提高磨機單機產量、降低粉磨電耗、多摻混合材,從而降低水泥成本。
對公司整個磨機系統進行分析研究認為:公司管磨機本身的粉磨功能沒得到充分發揮,粉磨系統中存在瓶頸,影響了整體性能的發揮。磨機及其系統目前的使用效果一般,如想進一步提高產量,以實現增產節能則首先要解決瓶頸問題;其次是要根據原料特性、成品要求和磨機具體情況的分析,進行改造設計,包括:倉數的確定、隔倉裝置結構的設計、磨內篩分形式的選擇、篩孔形式與大小的設計、隔倉位置的確定、研磨體級配及填充率的重新選擇及出料方式等,要有針對性設計。隔倉裝置的用材和結構形式對使用壽命也有很大的影響,有時同樣的材質,不同的結構也可以大幅度提高使用壽命。
2 現有粉磨出現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2.1 入磨粒度問題及措施
水泥粉磨開路工藝具有比表面積高、產量低、水泥溫度高、混合材摻加量多等特點。目前魯碧公司采用的是開路工藝,水泥配料庫出來的熟料、混合材等粗顆粒直接進入磨機,大小顆粒不均,容易產生物料墊層,降低I倉的破碎效率,對I倉的鋼球級配也難以調整搭配。為解決此問題,在磨機之前增加一臺預粉碎設備HFCG140-65輥壓機,以降低入磨物料的粒度。這樣磨機I倉破碎功能外移,即破碎在輥壓機中實現,同時解決了入磨粒度大小不均的現象。
2.2 收塵系統的問題及解決
當入磨熟料溫度較高或環境溫度較高時,水泥磨的水泥成品溫度較高,則希望磨機加強通風。而隨著磨機規格的增大,其通風能力的增加相對于產量的提高幅度變小,磨機通風能力變差,因此大磨水泥溫度相對小磨高。而大型磨機一般不采用筒體淋水冷卻的辦法,除了采取磨內噴水的辦法,只有加大通風量。
磨機通風量加大時增加了廢氣的含塵濃度,應加強袋除塵器的使用和管理,提高收塵效果。袋除塵器的振打周期為40s,易造成阻力增大和通風不良,影響收塵效果,振打周期調整為15s時,阻力減少,通風順暢。在平時的檢查、維護過程中重點檢查袋除塵器的提升閥和脈沖閥是否工作,發現有損壞應及時更換;壓縮空氣的壓力不能低于0.5MPa,壓縮空氣還要保持干燥,以免影響反吹效果;所有檢修口蓋板均密封,以免雨水進入;發現袋子有糊袋、破損的現象應及時更換。
2.3 磨內結構調整
粉磨系統必須進行優化才能達到滿意的效果,一方面是工藝系統的優化,選擇比較符合具體情況的工藝流程;另一方面是磨機內部的優化。磨內如何解決?通常的辦法是優化研磨體的級配,調整倉位。我們強調提高磨機的粉磨效率,一方面是提高磨內的研磨效率,在一定時間內粉磨一定量的物料,產生合格的細粉量越多越好,同時盡量減少磨內過粉磨現象;另一方面是適當加快物料在磨內的流速。開路節能粉磨技術核心是磨內篩分裝置和小鋼鍛的采用。通過設置帶篩分功能的隔倉板,把達到一定細度的物料提取出來送到細磨倉,可有效減少磨內的過粉磨。系統的粉磨效率得到進一步的提高,水泥產量就可以有進一步的提高。小研磨體的采用對細磨倉的粉磨效率的提高起至關重要的作用。由于采用了較小的研磨體,研磨次數增加,一方面可使出磨水泥細粉的含量得到了提高,水泥的顆粒級配得到明顯的改善;另一方面也使成品的顆粒形態(球型度)更好。這些都有效地改善了水泥的性能,提高了水泥的強度。
[Page]
3 具體改造過程和情況
3.1 原粉磨系統工藝參數
磨機規格為Φ3.5×13m開流高產高細水泥磨,電機功率2000kW,轉速17r/min,年產P·O42.5水泥100萬噸,設計產量70t/h~80t/h,0.08mm篩余<3.0%,比表面積350m2/kg;一倉:長3.5m,提升襯板,單層隔倉板,鋼球Φ80mm~Φ50mm,平均球徑Φ62.33mm,填充率31%,裝載量45t;二倉:長2.5m,分級活化襯板,老式篩分隔倉裝置,出料盲板篦縫為8mm,鋼球Φ50mm~Φ30mm,平均球徑Φ45mm,填充率29%,裝載量33t;三倉:長6.75m,段Φ18mm×25mm~Φ12mm×14mm,磨尾出料篦板篦縫為8mm,篦孔呈放射狀,填充率27%,裝載量80t。
3.2 改造方案
重點解決產量低、糊段、磨尾堵塞等問題。分析原因:出料篦板及雙層隔倉板進料篦板、篦縫都呈放射狀,由于其結構不合理,篦縫雖然偏大,但過料能力、篩分能力不強,自潔能力差,使得粉料在研磨倉內停留時間長,造成過粉磨,引起靜電糊段、粘縫、糊襯板等現象,不僅使管磨機的粉磨能力下降,而且還影響出料,導致堵磨,需經常停機處理。
(1)由于磨前有預破碎,入磨物料的平均粒徑不大,為了使各倉的能力相匹配,我們對管磨機的各倉長作了相應的調整。縮短一倉破碎倉長度,二倉保持不變,將一倉縮短的長度增加到三倉,三倉容積的增加對提高磨機產量、增加細磨倉的研磨能力、穩定水泥細度及表面積都非常有利。
(2)對磨機隔倉板進行改造,前倉單層隔倉板換成江蘇興誠公司有較強篩分能力和通風效果的XCM復合式磨內篩分裝置。對一倉物料進行強制篩分,攔截大顆粒的物料,使其仍返回一倉內繼續破碎研磨,以控制進入二倉物料的最大粒度,將合格的細粉及時篩分進入二倉,減小一倉料墊作用,充分發揮一倉破碎能力。
(3)二、三倉的隔倉板也更換成XCM組合式磨內篩分裝置。其功能與一、二倉的相同,只是具體參數根據物料的性質作了相應的調整,使物料通過第三倉研磨后,達到要求的產品細度及高比表面積。
(4)原出料篦板呈放射狀篦縫,易堵塞,采用具有料段分離功能的強溢流型出料裝置,自潔能力好的出料裝置,徹底解決了因篦板缺陷造成過粉磨現象,改善了磨機出料質量,減少了靜電現象,提高了產品質量。
(5)隔倉板與出料篦板改造后,又對各倉研磨體級配和填充率進行了優化。
①因粒度相對小、難磨,又適當增加了小尺寸研磨體的比例。
②出磨水泥細度和性能是產品直接的質量指標之一,水泥要求早期強度高,同時希望提高28天強度,因此研磨體規格至關重要。三倉使用了微段,在同等裝載量條件下段的個數增加,細顆粒含量增加,水泥比表面積增大,提高了研磨效率。由于出料量增大,三倉的容積增加,物料在磨內研磨時間增加,保證了產品細度及比表面積的要求。比表面積達到了380m2/kg,產量也直線上升。
XCM 型磨內篩分隔倉裝置,不僅能分隔研磨體,而且在不需要額外增加管磨機功率的情況下,依靠其出色的組合功能,能較大幅度的提高管磨機的粉磨效率。更為理想的是:設計者針對磨機不同的工況條件、粉磨工藝及粉磨成品質量標準要求,用不同的結構形式和參數來滿足和適應系統需求。XCM型磨內篩分隔倉裝置其精心設計的篩分腔和篩架,使篩分區域和篩分起點、終點與整個裝置科學地組成一個動態物料分級體系。利用計算機動態仿真模擬,優化各要素及其結構參數,確保各組成部分功能達到最佳效果,并通過在粉磨作業中不斷修正、完善,其穩定性和適應性令人滿意。
3.3 改造工期
現場的安裝與調試是實現改造方案的重要環節。現場有許多特殊情況,甚至有一些是在資料收集與調查時沒有反映出來的。所以,首先要求現場安裝和調試人員準確理解改造方案的思想和內容,以便在方案微調過程中不影響改造方案實施的效果,能針對具體情況,提出切實可行的調整方案。從設計到安裝調試正常達標,總周期2--3個月。
3.4 改造后指標
(1)系統臺時產量:95~100噸/時;
(2)水泥比表面積:380~420m2/kg;
(3)熟料利用率:在原有基礎上節省5~6%。
(4)混合材摻加量:在原有基礎上增加5~8%。
編輯:王欣欣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