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材信云智聯:布局新優勢 | 信云智聯亮相央企AI+大模型應用論壇
5月10日,由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主辦,中企研數字經濟與數據資產工作委員會、企業觀察報社承辦的央企AI+大模型應用論壇在北京舉辦。
此次論壇由中建材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北京集智未來人工智能產業創新基地、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聯合承辦,浙江省人民政府駐北京辦事處、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管委會、全國專精特新商(協)會聯席會、北京專精特新企業商會協辦。聯想(北京)有限公司、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關村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為論壇支持單位。論壇由企業觀察報社社長李凡主持。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國務院國資委離退休干部管理局原局長范建林在致辭中表示,當前,人工智能已成為推動全球產業變革的核心引擎,中央企業將發展人工智能作為“十五五”規劃的重點內容。近年來,國資央企在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度賦能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關于國資央企發展人工智能,范建林提出了三點倡議:一是深化創新驅動,突破根技術,聚焦大模型訓練、安全可信算法等關鍵領域,強化產學研用協同攻關,加快國產化智能算力中心建設,推動“從0到1”的原始創新;二是強化場景牽引,瞄準智能制造、綠色低碳、民生服務等戰略領域,推動AI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三是共建開放生態,培育新質生產力,通過企地協同、跨界合作,打通數據堡壘,優化資源配置。
在主題演講環節,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北京昇騰創新中心COO趙滿意以《DeepSeek浪潮下AI大模型應用場景和發展趨勢》為題發表了主題演講。趙滿意認為,AI已無處不在并開始走向千行百業,人工智能行業滲透率快速提速,DeepSeek將AI產業推向了新高度,即由感知理解世界走向生成創造世界。人工智能是中國與美國科技競爭的焦點與制高點,爆款應用和AI智能硬件飛速發展,大規模、高并發中心推理將是人工智能發展的下一步核心需求。
中國移動研究院人工智能與智慧運營中心主任研究員、解決方案總監吳娜表示,人工智能已成為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關鍵領域和重要引擎。中國移動錨定人工智時代的“供給者、匯聚者、運營者”定位,成體系、全鏈條從源頭及底層開展全棧技術攻關,為國家重要行業和關健領域提供安全可信的人工智能基座。中國移動自主研發的九天通用基礎大模型,構筑Al+核心引擎,實現了多個維度的核心技術自主創新。
中國電信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總監宋雙永表示,中國電信全面布局人工智能,滿足國家戰略和企業發展要求。中國電信自主開發的星辰語義大模型,是首個國產萬卡集群模型,并在央企中率先全面開源。國家重點關注人工智能安全并提出更高要求,中國電信打造了全面可靠的大模型安全治理總體框架。關于大模型安全,宋雙永提出了需要高度關注的兩個問題:一是在AI自我意識誕生之前,提升AI的智能理解水平是確保AI安全的根本;二是要警惕大模型接管物理世界后的世界。
中建材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信云智聯總經理王喬晨表示,企業安全模型可劃分為“本能—依賴—獨立—互助”四個發展階段,中建材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采用“云邊協同”系統架構,為中國建材集團全級次管理者賦能。大小模型協同的AI推理架構,在企業安全生產中能夠發揮強化監督預防、實現安全兜底功能,大小模型協同能夠實現誤報過濾和復雜邏輯識別,助力安全生產跨越式變革。
聯想中國政企業務群制造行業區域總經理鄧風華表示,制造業加速進入普惠AI時代,中國正在加速建立相對獨立的AI生態,新型工業智能是多種人工智能技術組合的綜合應用。未來聯想將錨定人工智能與計算兩大技術,以產品個性化、供應協同化、服務主動化、決策智能化為目標,以智能制造助力打造高效、敏捷、智能的行業標桿。
深信服央企解決方案總監張昊表示,大模型為網絡安全技術和產業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為全球網絡安全產業發展注入了新動能。深信服打造了國內第一個廣泛商用的安全大模型,大模型是網絡安全的未來。
浙江省人民政府駐北京辦事處黨組成員、副主任邵千龍表示,全力發展人工智能是浙江省的重點任務。發展人工智能,浙江省有優勢、有能力、有機會。浙江省制定了發展人工智能的近期目標,即到2027年全省人工智能企業數量超3000家,總營業收入突破10000億元,成為全球重要的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新高地。
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尤榮福表示,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已成為杭州科技創新的主引擎。產業生態是支撐人工智能發展的關鍵,大走廊重點從構建產業協同集群和生態高地、提供政策與制度保障、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等方面建設人工智能產業生態。下一步,大走廊將建設人工智能地標,打造完整的人工智能產業鏈,出臺人工智能發展基金,多措并舉搶抓新一輪人工智能風口。
聚焦人工智能戰略布局與行業縱深,中智管理咨詢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高級合伙人陳和午在演講中提出了理解“十五五”國企人工智能戰略布局的“五個視角、三大挑戰、四點破局”。陳和午說,從發展趨勢看,AI技術的底層算力提升,技術應用門檻降低,應用更加廣泛;從國企視角看,國有企業尋找人工智能深度賦能場景,近一年超半數央企落地行業大模型。但是,當前AI產業發展仍然面臨著大模型技術瓶頸、大模型倫理安全以及高端人才短缺的挑戰。中智咨詢認為,“十五五”期間國企須明確“Al+”破局之道。
浙江大學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百人計劃研究員、校團委掛職副書記、博士生導師楊照輝說,智能網絡管理、通信中的AI應用、AI驅動的通信安全是通信和人工智能融合的主要領域,云計算與通信的結合為AI應用的快速部署提供了強大支持。當前,通信和人工智能融合面臨著數據隱私和安全問題、技術標準問題、計算資源和能耗問題等挑戰。從技術發展趨勢看,在通信與人工智能融合的浪潮中,智能網絡架構作為6G技術的核心基石,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革。
北京交通大學計算機學院博士生導師任爽說,人工智能價值賦能重點體現在賦能新型工業化,賦能網絡安全、數據安全、信息安全及業務安全方面。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廣泛應用的同時,面臨復雜的安全威脅,須構建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標準體系,構建高質量數據集。
在實踐與方案分享環節,南方電網解決方案專家周盼分享了南網大瓦特大模型電力生產應用實踐。他介紹,研發團隊依據南方電網業務架構和能力清單,聯合業務專家,采取先發散后收斂的策略,針對各項業務逐項梳理人工智能需求,在數據融合、狀態評估、圖像識別、視頻識別、內容生成等方面,尋求業務與人工智能的結合點,累計梳理形成21個重點建設場景。
深圳聯友科技有限公司行業云研發中心高級總監梁有勝分享了AI在汽車行業場景的應用實踐案例。在AI場景開發方面,聯友科技搭建了通用智能架構,完成大模型與企業知識、服務、生產工具的打通,實現企業知識管理、OA流程、業務辦理、數據/指標分析的智能化,達成AI驅動業務目標。
鞍鋼集團數智科技有限公司大數據分析師李雪晴分享了鞍鋼集團鋼鐵大模型應用實踐。李雪晴介紹,鞍鋼正在開發的羽嘉工業大模型平臺具備智能應用開發體系、基于MCP協議的模型執行能力擴展體系、模型管理體系、存量模型管理體系。2025年鞍鋼計劃完成四個目標,即鞍鋼大數據中心智算節點算力規模達100P,發布羽嘉工業大模型平臺,高質量數據集規模實現倍增突破,實現科研、制造、安全等6大領域100個場景應用。
北京集智未來人工智能產業創新基地有限公司數字科技部經理王朝民分享了大模型助力企業智能數據洞察實踐案例。王朝民介紹,企業數據龐大、系統復雜,數據治理、生產與消費的矛盾日益突出是企業數智化轉型遇到的現實問題。集智問數產品ChatBl提出“數據右移 DATA+AI新范式”,推動企業數智化升級,應用于多維畫像分析、指標分析導航、智能歸因洞察、交互式指標查詢、解讀報告生成等五大核心應用場景。
中國通信服務集團華信咨詢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數字基建首席咨詢顧問唐汝林分享了高質量構筑大模型時代數字新基座應用實踐案例。唐汝林認為,大模型驅動算力結構由“通算轉向智算”,大模型時代對智算中心提出了新的建設要求,DeepSeek將重塑AI產業發展模式,驅動算力建設“大的越大、小的越多”。預計未來3—5年算力需求將迎來更強勁的增長。在政策組合拳下,國產算力本地化部署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本次論壇還發布了《大模型開放生態倡議1.0》倡議書。該倡議書由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牽頭,聯合央企生態服務商、研究機構等各方力量,共同發起,以共享、共創、共治為內核,旨在推動AI技術從單點突破走向全局共贏。中企研數字經濟與數據資產工作委員會執行副秘書長王光偉在論壇上宣讀了倡議書,并介紹了中企研數字經濟與數據資產專委會年度課題征集及標準。
活動特別設立了“企地合作:央企AI+產業與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交流會”,活動以“企地協同,共創AI+產業落地”為主題。交流會由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主辦,中企研數字經濟與數據資產工作委員會、企業觀察報社承辦,浙江省人民政府駐北京辦事處和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管委會聯合承辦,部分特邀國資國企負責人及相關部門領導,部分特邀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型重點企業及其他AI產業代表企業參與。
本次論壇立足近期國資國企布局大模型的升級需求,國資國企科技創新、數字化、信息化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大模型生態服務商,人工智能領域專家等300余人參會,共同助推大模型落地。
文章來源 | 企觀國資公眾號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