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建筑業的發展方向——建筑工業化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建筑產業經歷了一個驚人的過程,現在正處于一個重要的轉折點。而高速發展的經濟必然會對建筑產品產生持續的、較大的需求。同時,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以及人們對生活品質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未來社會需要在一定時間內獲得更多的高品質的建筑產品。那么如何面對這樣一種巨大的、持續的需求和即將開放的建筑市場,使建筑產業更加理性和有序發展,更加注重效率、品質和質量,實現資源最大化和節能效益化,逐步實現建筑工業化,是迎接挑戰、抓住機遇的必要途徑,這是關系到我國建筑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問題。
建筑工業化并不是一個新概念,它是指建筑業從手工操作的小生產方式逐步過渡到社會化大生產方式的全過程,是建筑業生產方式的一個重大變革。實現建筑工業化,要經歷一個相當長的發展過程。要用大工業的生產方式來建造工業和民用建筑。發展建筑工業化,不僅需要建筑業本身進行巨大的技術改造,同時還有賴于其他工業部門為建 筑業提供必要的物質技術條件。
目前我國的建筑業基本上仍然是以粗放型為主,浪費嚴重,沒有形成規模效益,傳統陳舊的技術還在被大量使用,科技進步貢獻率低下;建筑標準化工作滯后,部件標準化和通用化程度低;施工機械化和合理化程度不高;節電、節能、節水等先進的環保技術尚不能推廣使用,可持續發展問題比較突出。給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嚴重阻礙了經濟的循環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而建筑工業化則會大大提高建筑業的生產率,顯著降低生產和使用過程中能耗和資源的浪費。2013年發布的綠色建筑行動方案對于整個建筑業的影響很大, 2013年11月17日,俞正聲主席主持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建言“建筑產業化”,提出要制訂和完善相關政策法規推進建筑產業化的發展,這是我國建筑工業化發展歷程中第一次真正落實到政策層面的推動舉措。種種自上而下釋放的利好信號讓行業前景更加被看好,直接帶動了整個市場的熱度。衛德住工科技于近期發布的《2013年度建筑工業化數據分析報告》顯示,2013年建筑工業化行業關注度增速較大,數量較去年增長67%。建筑工業化經過近一年的發展,多數企業與組織搶抓建筑工業化的發展機遇,掌握促進產業升級轉型主動權。
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需要較高水平的技術、裝備、標準規范來支撐。要形成與工業化建造方式相匹配的建設管理、設計、施工、安裝的建造體系,要全面提升施工現場裝配和機械化生產能力,要形成系列化、多樣化預制構件和建筑部品供應體系,采用新型的結構體系和新型節能材料是實現建筑工業化的重要舉措,符合我國新型工業化道路的發展方向,是實現建筑業現代化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切入點,2014年將是機遇與挑戰并存的一年,如何加速形成規范、規模化的建筑工業化市場,依然是行業和主管部門共同關注的焦點。
編輯:徐潔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