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制創新助力住宅產業化發展
住宅產業化,指用工業化生產的方式來建造住宅,是機械化程度不高和粗放式的生產方式升級換代的必然要求。也就是說,要實現生產工廠化、施工裝配化、設計標準化、產品模數化;管理信息化、產業鏈集成現代化。大力推行住宅產業化,是住宅產業的未來發展方向,是這一行業轉變發展方式的關鍵所在。
認清發展現狀
當下,房地產開發仍然采用粗獷的方式,由于缺乏科學的規劃,從設計、施工到材料的生產,很少有人關注節能,住宅整體性能不高,造成了資源能源的巨大浪費,城市也逐漸變成了冷冰冰的“機械”分區。
而現實中地少人多的國情,日益緊張的能源供給,嚴重的生態破壞等等問題正大力呼喚中國房地產住宅產業化進程的到來和加速。總體來看,我國住宅產業化的發展現狀如下:
第一,政策激勵先行。據統計,全國已經有二十多個省市出臺了相關的激勵政策,例如北京推行的面積獎勵、稅收減免,上海把全裝修和住宅產業化納入到土地出讓合同中等。
第二,出臺新的標準與規范。部分省市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出臺了住宅產業化的相關標準與規范,比如為了推進沈陽當地的住宅產業化發展,出臺了《預制混凝土構件制作與驗收規程》、《裝配整體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裝配式建筑全裝修技術規程》、《裝配整體式建筑設備與電氣技術規程》、《裝配整體式建筑技術規程》、《裝配整體式混凝土構件生產和施工技術規范》、《裝配整體式剪力墻結構設計規程》等相關技術標準。
第三,實行標準化體系建設,以深圳為例,以保障房建設為載體推進住宅產業化標準體系建設。
第四,龍頭企業帶動。住宅產業化的發展離不開龍頭企業的支持,特別是全國多家住宅產業化基地企業的拉動,其作用尤為突出。目前,遠大住工、萬科等品牌企業已經開始探索通過住宅產業化的方式,擴大開發面積和規模。
第五,項目示范引導,以保障房為載體。保障房建設的戶型單一,主要由政府主導,因此易于推動住宅產業化的發展。
第六,做好交流、宣傳、引導工作。中國的住宅產業化從1999年啟動,至今已經走過了14個年頭,但是仍需要廣泛的宣傳與交流提高全社會對住宅產業化的認識。
第七,打造全產業鏈、產業集群。單個企業在產業化方面的零散探索,難以形成行業整體技術儲備,這就造成即便一個又一個企業進來,但每個企業都得從頭做起,實際上造成了資源和時間的浪費。積累基礎技術,共享基本經驗,破除技術壁壘,才能形成行業推動力。因此,住宅產業化需要全產業鏈條上的企業共同努力推進。
目前,在住宅產業化發展過程中也探索了一些發展模式,例如新型建筑工業化、CSI住宅、成品住宅、標準化設計、太陽能建筑一體化、新型墻體材料、新產品新技術等。
突破發展瓶頸
雖然我國的住宅產業化取得了突出的成績,但也面臨一些問題,例如缺乏頂層制度設計,重視程度不高、理解存在偏差,相關技術標準、規范滯后,缺乏科技攻關支持資金,缺乏責任追蹤機制、緊迫性不強,人才嚴重不足等。
眾所周知,住宅產業化的前提是標準化,因此要強化標準建設。
首先,注重住宅產業化標準體系建設,例如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了《公共租賃住房優秀設計方案匯編》,深圳市公布了《住宅產業化模數協調標準》、《住宅工業化(混凝土結構)設計標準》,北京市出臺《北京市公共租賃住房設計指南》和《北京市公共租賃住房標準設計圖集》等。
其次,出臺住宅部品標準。北京市發布了《北京市產業化住宅部品使用管理辦法(試行)》(京建發[2010]566號)、《北京市產業化住宅部品評審細則(試行)》(京建發[2011]286號),寧夏印發了《寧夏住宅部品與產品推薦目錄》(寧建房字[2010]17號)、《寧夏回族自治區住宅部品與產品認證管理辦法》(寧建(房)字[2011]24號)。
最后,加強質量控制標準。北京市開展《鋼筋混凝土結構產業化住宅技術標準、質量檢測與控制研究》課題研究;深圳市編制了《住宅工業化裝配施工及驗收標準》;重慶市配套發布了《成品住宅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范》和《重慶市保障性住房裝修設計標準》;沈陽市發布實施了《預制混凝土構件制作與驗收規程》。
注重機制創新
目前,住宅產業化的推進,仍有很多機制方面的空白。要推動我國住宅產業化的發展,必須要在三方面下功夫,即重在行動,重在落實,重在解決問題,而這些都要從機制的建立入手。
一要解決動力機制。所謂的動力機制,就是企業要去從事住宅產業化,對可能面臨的風險難以全面把控;而相關的標準和驗收還未建立,這時候企業可能會倒閉。所以,相關機構要幫助企業解決這些問題,形成游戲與競爭的規則。
二要建立激勵機制。住宅產業化是未來建筑的發展趨勢,但眼下的成本投入仍然較高。因此,要通過相關的激勵機制和產業政策鼓勵企業從事住宅產業化。
三要形成懲罰機制?,F階段的住宅產業發展仍以粗放型為主,除了現在的節能標準,還有很多需要技術攻關的方面。因此,要在政策、制度、法律、經濟手段等方面逐步完善形成獎罰分明的市場環境,防止企業把住宅產業化作為銷售的噱頭忽悠消費者。只有形成良好的市場環境,才能促進住宅產業化更好、更快、更有效率地發展。
未來,住宅產業化必須要以經濟與技術政策為引領,以科技進步與創新為支撐,以新型建筑工業化為龍頭,以標準化、系列化、模數化為引導,依靠各類優秀龍頭與創新型企業,通過試點示范項目帶動、優化并整合各項技術與配套產品、設施設備體系,加快應用信息化技術,推廣應用符合“四節一環?!币蟮男录夹g、新材料和新產品,因地制宜,實現多種模式的探索。通過推動住宅產業化的發展,可以降低成本,提高勞動生產率,全面提高住宅質量與性能,實現資源節約、環境友好、低碳減排的目的。與此同時,促進房地產業、建筑業、建材業的全面調整、轉型與升級,迎來社會經濟發展的新機遇。
編輯:王欣欣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