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形勢嚴峻
12日,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蘇偉在2013氣候傳播國際會議上發言時指出,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工作面臨的形勢嚴峻。由于中國總體上仍屬于粗放型的發展模式,經濟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依然突出,要實現節能減排目標并不容易。
近期,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五次評估報告第一工作組的報告發布,報告進一步強化了人為活動對氣候所的影響以及全球加強合作,攜手應對氣候變化,已成為當前一項非常緊迫的任務。
“從國內來看,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正步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所面臨的形勢更為嚴峻,任務更加艱巨。”蘇偉說,我國經濟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粗放型的總體狀況還未得到根本改變;經濟發展當中不協調,不平衡,不可持續的問題依然突出;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減少碳排放的任務也非常艱巨;生態環境惡化趨勢進一步加劇,可持續發展面臨挑戰。
“另外,國際社會對中國在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期待和要求也在不斷的上升。”蘇偉說,所以堅持綠色低碳發展,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既是新時期我國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我國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樹立國家形象,保護全球氣候環境做出積極貢獻的現實選擇。
蘇偉介紹,中國政府對于氣候變化問題高度重視、高度負責,把積極應對氣候變化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和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調整經濟結構的重大機遇。“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成效顯著。如”十二五“前兩年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累計下降了6.43%,國家低碳省區和低碳城市試點工作也在扎實推進,試點的范圍也在進一步擴大。”
“在京滬深等七個省市,我們正式啟動了碳排放權交易的試點,也是積極探索利用市場的辦法和機制,來促進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工作。從今年開始,政府專門設立了全國低碳日。”蘇偉說,目前,一方面,我國應對氣候變化基礎能力建設得到切實加強;另一方面,我國積極參加了聯合國氣候框架國際談判,廣泛開展氣候變化國際合作,這些進展對于我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編輯:徐潔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