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行標準和規范中對混凝土最小水泥用量限定問題沙龍召開
沙龍現場
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產品標準處處長 展磊
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副主任 王鋼
清華大學教授 廉慧珍
清華大學教授 覃維祖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副秘書長 韓小華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科技工作委員會秘書長 劉亞平
2011年10月25日,“現行標準和規范中對混凝土最小水泥用量限定問題”討論沙龍在北京舉行,會議由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科技工作委員會主辦,北京中宇砼鑫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承辦,會議邀請了北京市行業管理部門、從事混凝土材料科研的大專院校、預拌混凝土企業、工程建設施工企業的領導、專家和技術人員30余人參加了此次沙龍。
出席本次沙龍討論的有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產品標準處處長展磊、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副主任王鋼、北京市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檢驗總站副站長白建紅、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廉慧珍、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覃維祖、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副秘書長韓小華、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科技工作委員會秘書長劉亞平、北京東方建宇混凝土研究院院長路來軍、北京建工學院教授宋少民、北京金隅混凝土有限公司總工陳旭峰、黑龍江寒地建筑科學研究院院長朱衛中,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所長趙順增、北京市高強混凝土有限公司李彥昌、天津大學土木系副教授李志國等專家學者。本次沙龍由《混凝土世界》雜志社副總編梁文泉主持。[Page]
北京市工聯公路聯絡線有限責任公司 李永生
中交公路研究所主任 傅智
北京建筑工程學院教授 宋少民
沙龍主要針對目前有哪些規范或標準中對混凝土最小水泥用量有限定值?為什么不同標準或規范對混凝土最小水泥用量有限定值會有差別?依據是什么?最小水泥用量是否應該限定?為什么?應當根據什么限定?怎樣限定?混凝土如何節能、降耗、減排?應當按照什么原則?北京市《關于加強預拌混凝土生產使用管理的若干意見》文件條款解析等問題,不拘一格暢所欲言,獻計獻策,展開深入的交流、探討。
清華大學廉慧珍教授首先從最早防水混凝土中最小水泥用量的規定與大體積混凝土中最大水泥用量的規定對比,說明現行的各標準規范中關于水泥用量的規定互相矛盾。國家現在有9個規范中有關于最小水泥用量的規定,但大多未說明是什么水泥,也未說明為什么用這個量是正確的,使用規范的人概念不清,只是機械地照搬,這就給混凝土生產、質量控制和驗收等埋下了隱患。她又從混凝土強度方面、混凝土pH值方面、碳化問題方面對于摻加礦物摻和料的誤解作了詳細的闡述。
北京市行業管理部門領導說,國家在行政立法方面進一步促進北京市質量條例方面的相關規定。希望更快更好的規范市場行為,杜絕以次充好、假昌偽劣產品,保證建筑工程安全。
金隅集團北京混凝土公司總工 陳旭峰
黑龍江寒地建筑科學研究院院長 朱衛中
朱衛中院長說,如今攪拌站遍地開花,由不懂混凝土技術的人幾乎是強制性地供應原材料,生產出拌和物后,又交給不懂混凝土技術的人去進行最后的成型工藝,而且沒有對攪拌站進行的監管,幾乎全部攪拌站都出現“陰陽配合比”現象,因此混凝土工程質量問題必定出問題。工程監理單位應該根據相關法規,嚴格執行監管力度。
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所長 趙順增
冶金建筑材料研究院教授 張玉玲
北京市政路橋控股公司 田景松
北京市中科九千質檢中心總經理 王玉棠
北京高強混凝土公司總工 李彥昌[Page]
北京市質量監督總站副站長 白建紅
白建紅副站長,她逐一解析了《混凝土世界雜志》中發布的北京市《關于加強預拌混凝土生產使用管理的若干意見》文件,其中讀者對該文件提出的若干問題條款。
北京東方建宇混凝土研究院院長路來軍
路來軍院長說混凝土最小水泥用量限定值應根據工程結構特點不同、施工環境不同、所處的地域不同來區別規定。
本次沙龍活動持續了一天,來自不同崗位的代表直陳已見,活動氣氛熱烈,討論內容豐富,成果富有建設性。專家們呼吁,我國現行標準、規范中規定的最小水泥用量,在混凝土的新技術平臺上已經失去了科學性。在這種情況下,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是應該盡快地取消存在于已有規定中不合理的規定,盡快在相關標準、規范中對于不同使用環境中的不同結構部位的對混凝土材料的性能提出具體要求,而不是簡單地規定最小水泥用量。同時,理順目前各標準、規范之間的關系,使預拌混凝土生產企業有章可循,使質檢部門有案可稽,使監管部門有法可依。
黑龍江寒地建筑科學研究所所長 朱廣祥
天津大學土木系副教授 李志國
北京市政集團總公司總經理 楊思忠
《混凝土世界》雜志社副總編梁文泉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