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新型墻材難進農村市場 企業產品普遍積壓
海口市禁“實”幾年來,已實現報建工程全部使用新型墻體材料,但記者近日走訪海口市幾家大型新型墻材生產企業卻發現,企業產品普遍積壓,產能壓縮,企業叫“苦”不迭。為什么出現這種狀況?調查發現,目前新型墻材生產企業銷售渠道為海口市報建工程,需求有限,而廣闊的農村市場企業卻難以進入,只能通過壓縮產能的方式減少損失。
海口市節能監察中心主任萬志深分析認為,目前,海口市新型墻材企業除建鵬、美路外,還有14家,年產新型墻體材料能力6億塊標磚,主要產品是普通混凝土空心砌塊磚等。新墻材推廣之所以存在一定難度,是因為新型墻材成本高、利潤低,缺乏市場競爭力;施工單位,尤其是農村地區出于對施工質量、工藝的熟悉程度、造價等原因,都傾向使用實心粘土磚,加之農村房屋建設很少報建,未報建就很難強行推廣使用新型墻材,幾方面的原因讓新型墻材推廣,尤其是在農村地區推廣舉步維艱,給實心粘土磚留下了生存空間。
據海口市墻改辦調查,海口市原有紅磚廠44家,已先后關停磚廠28家,但由于人員安置、農民收入等原因,目前仍有16家未關停或轉產。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