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工業智能化已經步入新階段 推行機器人清庫勢在必行
一則堯柏水泥集團蒲城分公司清庫過程導致3死1傷的事故令行業人士很揪心。
今年以來,還有涿鹿金隅水泥清庫作業時造成6人死亡,臨海海螺水泥清庫造成1死2傷的不幸事故,雖該兩起事故企業方都稱是由外委作業團隊進行的清理作業,但同堯柏事故一樣,都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
有限空間作業似乎已經成為了水泥行業的重災區。從行業來看,采用水泥機器人清庫似乎還不是很普及,目前很多水泥庫清庫仍然是采用人工清理,該方法清庫效率低,費時費力,而且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危險程度相當高;由于水泥庫內環境惡劣,高粉塵濃度環境對清庫工人職業健康產生了嚴重的影響。
據了解,水泥機器人清庫多重優點,一是可有效清理凝固在倉體上的原料,縮短人工清理工作時間,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可將清理后的物料搬運到其它物料倉內,避免清理的廢料堆放形成二次污染;三是可將清理的物料變廢為寶,處理后進行二次利用,為企業創造效益;四是有效避免清倉過程中物料坍塌造成的安全事故。
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的當下,工業4.0大浪潮不斷引領制造業發展,水泥工業的智能化程度越來越高,不僅僅輻射有限空間作業。以中控室來說,司磅員、實驗員、調度員等已經被專家系統、智能控制系統等替代,這不僅令企業在準確度和工作效率方面有巨大的提升,還能大幅減少對廠區工人的身體危害程度,減少企業人力成本。
未來的水泥行業將不再是傳統的重工業,智能化升級才是未來發展的必然之勢。礦山開采智能化、原料處理無均化、生產管理信息化、生產控制自動化、耐火材料無鉻化、物料粉磨無球化、生產現場無人化、生產過程可視化已經不再是一句口號,而是對智能制造不斷的探索。
熱力窯、重工設備、有限空間內重污染的環境,這些都對水泥廠企業管理帶來了巨大的挑戰。水泥廠清庫機器人的推行不僅僅是一項設備的進廠,而是管理思想的轉變,行業的一場革命。這場革命容不得半點疏忽和遲疑。
工信部上月公示的2017年重點用能行業能效“領跑者”入選企業名單中,單位可比熟料綜合能耗最低僅95.7kgce/t,年初公布的213家第二批綠色工廠中也包括安徽銅陵海螺水泥有限公司等8家水泥企業。
可見,水泥企業的也正在通過綠色轉型、超低能耗來刷新行業發展的新高度,從美國的“制造業回歸”、德國的“工業4.0”到中國的“兩化深度融合”戰略,都異曲同工地表達了同樣的內容:用人工智能、技術創新引領工業生產方式的變革,拉動工業經濟的創新發展,正在成為不可逆轉的潮流趨勢。
中國水泥網于2018年6月13-14日在杭州舉辦的“2018第十屆國際粉磨峰會 暨全球熟料貿易大會”,主題為“超低電耗 高性能水泥 無人值守”為主題,將邀請行業專家為您帶來物聯網、智能控制系統在水泥行業的應用、包裝車間智能包裝、自動裝車系統的應用等專題報告,敬請關注!
編輯:唐益平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