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經濟穩中向好 為高質量發展夯實基礎
今年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不斷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工業轉型升級,工業經濟呈現穩中向好、結構優化、動力增強、效益提升的良好勢頭,為邁向高質量發展夯實了基礎。
一、工業生產穩中向好、結構轉型不斷優化
2017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實際增長6.6%,增速較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工業生產增長自2011年以來首次加快,穩中向好態勢明顯。
(一)行業、產品增長面擴大。2017年,41個大類行業中有36個行業增加值保持增長態勢,增長面達87.8%,較上年提高4.9個百分點。其中,電子、儀器儀表、汽車、醫藥、專用設備、通用設備、電氣機械等行業均保持兩位數增長。在統計的596種主要工業產品中,有427種實現同比增長,增長面為71.6%,較上年提高4.7個百分點。
(二)工業結構優化升級成效顯著。2017年,裝備制造業和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分別比上年增長11.3%和13.4%,增速分別高于整個規模以上工業4.7和6.8個百分點,較上年分別加快1.8和2.6個百分點;采礦業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5%,降幅較上年擴大0.5個百分點;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3.0%,增速低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3.6個百分點,較上年回落2.2個百分點。
(三)工業產品出口增長明顯加快。2017年,規模以上工業出口交貨值比上年增長10.7%,增速較上年加快10.3個百分點。10大工業品出口行業中,工業品出口9增 1降。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14.2%,上年為下降0.1%;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14.1%,較上年加快10.2個百分點。
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深化,新興動能加速集聚
2017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深化,減少了低端供給和無效供給,產能過剩行業市場加速出清,市場供求關系明顯改善。同時,擴大了中高端供給和有效供給,推動新產業新產品不斷涌現,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2017年,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7%,比上年回升3.7個百分點,為近五年來最高水平;鋼鐵、煤炭行業完成了去產能的年度目標任務;11月末,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5.8%,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去杠桿取得成效;1-11月份,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5.26元,同比減少0.28元,降成本政策效果明顯。
(二)新建企業拉動作用明顯。2017年,有近9000家新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相繼量產,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單位數的2.3%,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超過15%,上拉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速1個百分點以上。
(三)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2017年,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1%,增速較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高于規模以上工業4.4個百分點。其中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分別增長10.3%、11.1%、11.8%和11.1%,增速均高于同期規模以上工業。
(四)新興工業產品產量高速增長。2017年,工業機器人、民用無人機、新能源汽車、城市軌道車輛、鋰離子電池、太陽能電池等新興工業產品產量分別增長68.1%、67%、51.1%、40.1%、31.3%、30.6%,呈現高速增長態勢。
三、經濟效益明顯提升,助推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工業企業效益持續改善。1-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21.9%,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2.5個百分點。
(一)成本費用下降,利潤率上升。1-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費用合計為92.75元,同比減少0.5元;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6.36%,同比提高0.54個百分點。
(二)資金周轉加快,經營效率繼續提高。11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賬款平均回收期為39.2天,同比減少0.7天;產成品存貨周轉天數為14.3天,同比減少0.5天。1-11月份,工業企業每百元資產實現的主營業務收入為109.6元,同比增加3.8元;人均主營業務收入為132.5萬元,同比增加15.3萬元。
(三)高技術制造業增長較快,盈利能力增強。1-11月份,高技術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3.4%,增速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高2個百分點;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6.68%,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平均利潤率高0.32個百分點,同比提高0.35個百分點。
四、小微企業生產經營狀況改善,面臨困難有所緩解
(一)景氣狀況處于三年來最高水平。調查顯示,四季度,小微企業景氣指數為98.2,比三季度上升2.3個點,處于2014年下半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二)市場需求和生產設備利用情況不斷改善。調查顯示,四季度,產品訂貨量高于和處于正常水平的企業占73.8%,比三季度上升0.9個百分點,為2015年首次調查該問題以來的最高水平。生產設備利用情況高于和處于正常水平的企業占75.7%,比三季度高0.7個百分點,為2016年首次調查該問題以來的最高水平。
(三)融資難、融資貴影響減小。調查顯示,四季度,認為融資難是本季度面臨突出問題的企業占4.3%,連續六個季度下降;小微企業獲得銀行貸款的平均年利息及費用率約為5.79%,比三季度下降0.27個百分點。
總之,當前新舊動能轉換加快,工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進程進一步深化,工業經濟穩中向好態勢明顯。同時,也應看到,面對復雜嚴峻的內外部環境,發展質量不高、產能過剩等長期積累的矛盾仍待進一步化解,環保督察對高耗能、高污染行業形成硬約束。必須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決策部署,堅定不移地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定不移推進工業經濟走向高質量發展。
編輯:俞垚伊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