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應在6年前就淘汰的落后設備說明了什么!
近寧夏自治區工業和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下達 2017 年自治區水泥行業依法依規退出落后產能任務文件。文件稱,根據《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 年本)(修正)》淘汰類工藝技術裝備目錄,經調查摸底,目前全區水泥行業仍存在部分直徑 3 米以下水泥粉磨設備未徹底淘汰。現將全區水泥行業直徑 3 米以下水泥粉磨設備列入 2017年工業行業依法依規退出落后產能范圍,并將任務下達銀川市、石嘴山市、吳忠市、中衛市人民政府。請各市人民政府接此通知后,對列入依法依規退出落后產能的企業(生產線)采取斷水、斷電措施,督促相關企業于 10 月底前完成落后設備拆除工作。
列入全自治區水泥行業直徑 3 米以下水泥粉磨設備有23臺,合計淘汰水泥落后產能392萬噸,涉及13家水泥企業。
對此,當地主管部門處室給予了相當高的評價。評價稱,標志著淘汰落后工作方式從“十二五”期間主要以工藝技術、裝備規模為標準組織實施,轉向以能耗、環保、質量、安全、技術等多標準協同推進的重大轉變邁出實質性步伐。
在十六部門下達《關于利用綜合標準依法依規推動落后產能退出的指導意見》中所明確的指導思想是,實現工作方式由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向綜合運用法律法規、經濟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轉變;實現界定標準由主要依靠裝備規模、工藝技術標準,向能耗、環保、質量、安全、技術等綜合標準轉變;建立市場化、法治化、常態化的工作推進機制。
當地主管部門所稱“邁出實質性步伐”難道是指已把實現界定標準由主要依靠裝備規模、工藝技術標準淘汰落后產能的“尾巴”割掉了,于是可以邁向以能耗、環保、質量、安全、技術等多標準協同推進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重大轉變?
客觀上一些地方在執行《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中,存在一定程度上拖、散情況,以至本該在2011年下發《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后,就應立即淘汰的直徑 3 米以下水泥粉磨設備,被“立即”了6年之久,“尾巴”忒長。現總于列進了2017年首批依法依規退出落后產能任務。還是首批!真不容易啊!當然,也不是只有寧夏有這樣的情況。從近中央環保、安全、審計等各項督查中,此種情況確也有不少地方被督查組查到。
在轉向以能耗、環保、質量、安全、技術等多標準協同推進的重大轉變邁出實質性步伐之前,是否應對出現這樣不正常的現象充分剖析一下。為什么這在6年前就應淘汰的落后設備,直至現在才列入2017年水泥行業依法依規退出落后產能清單?真正做到使將要邁出的淘汰落后工作步伐堅而又實。
編輯:俞美玲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