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評]華北:京津冀需求疲軟依舊
七月上旬京津冀需求疲軟依舊,新開工項目不多,下游資金偏緊仍是制約水泥需求的主要因素。
目前,北京地區水泥、熟料庫位偏高,金隅僅三線生產線運轉,金隅、冀東在京日銷量都在1.5萬噸以內,42.5級散裝水泥到位價在290-340元/噸左右,高價基本屬于墊資情況。同時九月大閱兵,北京各項限制增多,對市場恢復或有影響。
天津地區,企業為加大回款,有意減少賒銷,偏重現金交易。從近期成交情況來看,六月以來市場價格有10-15元/噸的下滑,現42.5級散裝水泥主流出廠240-255元/噸左右。
河北地區天氣好轉,銷量略有恢復,但總體無改善。近期,保定一帶曲陽金隅、太行和益等主要廠家出廠價格下行波動較大,區域P.C32.5袋裝水泥主流出廠價格為170-200元/噸,P.O42.5散裝水泥價格200-220元/噸左右。而周邊省會石家莊一帶廠家價格也基本處于同位水平。
總體來看,河北由于產能過剩,需求嚴重不足,冀南區域共34條水泥窯已停產18條。但停窯仍未起到理想的效果,市場疲軟現象依然明顯存在,企業庫存量仍居高難下。此外,山西低價水泥對保定、石家莊、衡水等市場也造成沖擊。
山西、內蒙古方面,上周各地情況無好轉。
相關產業信息一覽
近期,被稱為交通運輸中長期發展的綱領性文件《關于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為統領當好經濟社會發展先行官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要加快建設多節點、網格狀、全覆蓋的綜合交通網絡,重點實施京津冀城際軌道建設項目,打造“軌道上的京津冀”。
北京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9日首次發布京津冀三地統計數據。數據顯示,2014年京津冀三地GDP總量達到66474.5億元,占全國的10.4%。報告指出,三地經濟發展不平衡,仍處于人口紅利期。
7月6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會見出席首屆世界華僑華人工商大會的全體代表,并發表重要講話。
7月5日,在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論壇上,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表示,本輪宏觀經濟下行態勢有望在今年底到明年一季度逆轉。他認為,中國經濟這一輪的主要問題在于投資,而投資中房地產下滑則是重中之重。隨著房地產周期性調整基本到位,中國宏觀經濟走勢將逐步上行。
河北省交通運輸廳廳長高金浩在會上表示,河北將重點打造四個網(群):建設鐵路網,以建成“軌道上的京津冀”為目標,加快建設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積極推動城市軌道交通發展,逐步形成快速鐵路客運網、區域貨運鐵路網和城市軌道交通網。
編輯:趙雙雙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