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建設項目防治污染的設施應與主體工程三同時
近日,環境保護部以2014年 第48號公告公布了全國燃煤機組脫硫脫硝設施等重點大氣污染減排工程名單。公告稱,為督促重點減排工程的正常運行,現將全國已建成投運的燃煤機組脫硫脫硝設施、鋼鐵燒結機及球團脫硫設施、水泥熟料生產線脫硝設施、石化催化裂化再生煙氣脫硫設施名單予以公告。名單中水泥熟料生產線脫硝設施668臺,合熟料年生產能力7.2億噸。公告要求,各級環保部門應切實加強對重點減排工程的監督檢查,確保穩定運行。歡迎新聞媒體和社會各界予以監督。
根據公告附件5全國水泥熟料生產線脫硝設施清單進行統計,到2013年底,全國水泥脫硝設施已隨熟料生產線投產的生產線有668條,合計熟料生產規模為2350090t/d,折熟料年產能7.28億噸。
值得水泥業內人士高興的是,這些減排設施的投入基本是在2012及2013年的兩年中完成的。而在2011年時,當年只有7月1日中材湘潭1#5000 t/d熟料生產線和都江堰拉法2#3800 t/d熟料生產線的脫硝設施投產。到2012年建成投產的脫硝設施熟料生產線突飛猛進到160條,同比增長已是“天文”數字,生產熟料規模達526550 t/d,。到2013年,水泥工業再接再厲,當年建成投產的脫硝設施熟料生產線達到504條,同比增長215%,生產熟料規模達1823540 t/d。到去年年底,脫硝設施投產的熟料產能已有7.28億,約占50%熟料產能。
在看到成績斐然的同時,不得不說《環境保護法》“建設項目中防治污染的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的規定執行得如何。
依據《水泥行業準入條件》工原[2010]第127號要求,新建或改擴建水泥(熟料)生產線項目須配置脫除NOX效率不低于60%的煙氣脫硝裝置。在這668條生產線中屬2011年1月1日后投產的有137條,即這137條生產線原則上要執行必須配置煙氣脫硝裝置的要求。
經查,能做到在生產線投產同時,脫硝設施也投產的僅有4條,占2.9%。這些生產線是:
廣靈金隅1#4000 t/d熟料生產線、中鐵物資巢湖鐵道1#4500 t/d熟料生產線、懷寧上峰2#4500 t/d熟料生產線、河源和興1#4000 t/d熟料生產線。
如果考慮到也許有試生產因素,即按《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管理辦法》規定,進行試生產的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應當自試生產之日起3個月內,向有審批權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該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在生產線投產后3個月內脫硝設施也投產的生產線也僅有6條,占4.4%。這些生產線是:
大江股份2#4500 t/d熟料生產線、龍麟3#4500 t/d熟料生產線、中材萍鄉2#5000 t/d熟料生產線、寧遠縣蓮花二期1#4000 t/d熟料生產線、曲靖雄業2#2500 t/d熟料生產線、乾縣海螺1#4500 t/d熟料生產線。
這兩項生產線共有10條,占比7.3%,不到一成。
在看到水泥工業減排成績的同時,回過頭來是否也應該審視一下,建設項目中防治污染的設施是否做到了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
編輯:張曉燁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