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水泥萬里行圓滿收官 “兩個遏制”成效顯著
為在水泥行業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國發【2013】41號)文件精神,向全行業宣傳遏制水泥新增產能的政策措施及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的定義與實施路線圖,通過“新技術、新標準、新政策”,實現共同遏制新增產能、化解水泥產能過剩矛盾,加快提升我國水泥工業的整體技術裝備水平,提高行業經濟效益,促進水泥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中國水泥協會會長喬龍德出席總結會議并講話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中國建材聯合會會同中國水泥協會、中國水泥網共同發起了“遏制水泥新增產能,加快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術裝備研發”的萬里行活動。6月20日,在云南昆明舉行的“西南地區水泥企業化解產能過剩提高效益論壇會”上,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副會長陳國慶就此次萬里行活動做了總結。作為發起單位之一,中國水泥網董事長邵俊應邀參加了此次論壇。
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副會長陳國慶
本次萬里行活動也是在水泥行業貫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具體體現,不僅體現了各級行業協會深入行業、深入企業,發揮引領、協調、服務職能的要求,更體現了國家級協會、地方政府、地方協會和企業間加強信息溝通、聯手互動合作的精神,是一次很好的創新思路、轉變工作方式、方法的嘗試。
一、創新工作方式,有效發揮萬里行活動的影響力
本次萬里行活動是協會創新工作模式的一個具體實踐,涉及工作范圍廣,參與單位、人員數量多,結構層次復雜、組織協調難度大等。在行業的共同努力下,通過邊工作、邊調整,較好的完成了預定目標和計劃:
一是建立了分級負責制,成立了由中國建材聯合會會同中國水泥協會和中國水泥網牽頭的萬里行活動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制定了每一站詳細的日程安排、單位分工和具體要求,確定了協辦、承辦單位。
二是制定了可操作性強的萬里實施方案,明確了指導思想、組織原則、各站線路日程、分工及要求,并將實施方案事先通報地方建材(水泥)協會及協辦單位,提前做好準備。從北京站的啟動,歷經東北、中原、新疆、西北、華東華中、華南西南站,及本次會議總結活動,全國共有24個省(區、市)的協會、企業和政府主管參加了活動,提高了效率和效果,確保了活動的圓滿成功。
三是構建了萬里行活動模型,在萬里行北京啟動會上,喬龍德會長出席會議并作了重要講話,明確了開展萬里行活動的目的、意義和將要達到的效果,建材聯合會和水泥協會的領導分別就貫徹落實國發41號文件精神、推動化解產能嚴重過剩和加快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術裝備研發等內容提出了要求。為萬里行活動的全面開展奠定了基礎。
四是明確了萬里行活動宣貫要體現“宣傳、動員、調研、監督”四大功能和行業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則,以及“宣傳與動員、遏制與監督、推動與提升”三個方面的要求,目的、意義明確,針對性強。[Page]
二、動員各方廣泛參與,萬里行活動取得積極成效
自去年8月,在北京召開啟動大會以來,萬里行活動歷時10個多月,并先后組織開展了東北、中原、新疆、西北、華東華中、華南西南等站點的活動。本次萬里行活動基本達到了預期效果,主要成效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
(一)領導重視,政府、協會、企業廣泛參與
萬里行活動一路走來,得到了各地政府、行業協會、廣大企業的大力支持與參與。中國建材聯合會高度重視此項活動,每一站都有一名會領導參會并做主旨講話,同時水泥協會和聯合會“三新”部門負責人參會并做主題報告。
中國建材聯合會喬龍德會長親自帶隊參加了東北站的萬里行活動,并配套召開了東北三省建材行業工作座談會,吉林省建材行業主管部門,吉林、遼寧、黑龍江地方建材行業協會,水泥行業企業代表及中國建材報、中國水泥網等媒體代表200余人參加了會議。
喬龍德會長在萬里行東北站活動的講話中著重闡述了開展萬里行活動的目的、意義,強調要把全行業的思想統一到全面貫徹落實國發41號文件精神,堅決遏制盲目新增產能,化解水泥產能過剩矛盾,加快提升我國水泥工業的整體技術裝備水平,促進水泥產業健康有序發展上來。并強調“萬里行”活動要做好的五方面工作:
一是要通過“萬里行”活動廣泛而深入地宣傳、演講、交流和推動遏制水泥新增產能、加快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術裝備研發,動員全行業力量,統一認識,增強自覺性,共同參與、共同關心、共同監督,形成行業合力,用行業力量治理行業,用行業力量引導行業健康發展。
二是要通過深入宣講國務院【2013】41號文件,堅決停建違規項目,建成的不投產,違規的要處罰。
三是要通過“萬里行”活動進一步摸清各地產能過剩情況,尤其是新增產能違規建設的情況,并視情況分別寫出報告或提出處置的辦法,向政府主管部門和行業協會舉報,并通過新聞媒體對違規新建項目予以曝光。
四是要通過萬里行活動宣傳和號召水泥企業開展兼并重組,推進節能減排,推動全行業的技術進步,以“不須揚鞭自奮蹄”的精神,加快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術裝備研發步伐,使現有技術、排放、效益再上一個新臺階。
五是要通過“萬里行”加強行業自律和協調,在遏制新增產能的同時,加強企業內部管理,提升資源效率,練好內功,促進行業和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
至此,每一站活動根據龍德會長所提要求,圍繞宣貫國發41號文件,推進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術裝備創新研發為主要內容,結合各行業經濟運行情況,針對區域行業存在的普遍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探討。同時,一大批水泥裝備企業,還就其在“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術裝備研發”上所做的工作和成績進行了分享。
歷時10個月的萬里行活動得到了各地方政府主管部門、建材(水泥)協會、企業的大力支持和積極響應,參加活動總人數在千人以上,覆蓋東北、中原、西北、華中、華東、華南、西南等24個省(區、市),10多個地方政府主管領導、26家地方建材(水泥)協會、315家水泥企業及設備廠家等單位分別出席了各站點的活動。并進行了廣泛溝通交流,組織現場調研考察了15家企業;召開了6次省(區、市)建材(水泥)協會現場工作會議;發放調查問卷500多份,回收率在90%以上;收集整理代表提出的有效建議25項;針對現場舉報的11項違規水泥(粉磨站)建設項目通過網站及時予以了曝光。
通過動員全行業群策群力共同化解水泥產能過剩矛盾,加快提升了我國水泥工業的整體技術裝備水平,提高了水泥行業整體效益。
(二)效果明顯,是一次宣傳和貫徹落實國家有關政策的活動
“遏制水泥新增產能,加快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術裝備研發萬里行活動”的意義,不僅作用于當前,更著眼于長遠,遠近結合,目的就是為了促進水泥行業的健康發展,各地方政府、行業協會和企業都對由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牽頭開展的萬里行活動予以了充分肯定。
萬里行活動工作小組還針對國發41號文進行了重點宣傳貫徹,提出了指導性意見。要求首先嚴控建設新增產能項目,違規項目要堅決停下來;其次是嚴控在建項目,提出“對確有必要建設的項目”由地方政府提出申請;三是對于建成的產能主要是整頓完善,改造提高。指導意見的出臺可謂正當時,有力地指導了各地的工作。與會代表一方面認真學習領會國家相關政策文件精神,同時結合各地實際,對如何有效化解產能過剩提出了政策建議。
與此同時,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術研發也已進入關鍵研發啟動階段,研發目標、方向、重點、內容和單位基本確定,大家對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術裝備的研發工作的認識進一步提高,并提出了很多建設性的意見建議,認為“加快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術裝備研發”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遏制產能過剩,提高行業整體技術水平和效益的有效手段,因此需集全行業智慧和力量,共同投入到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的技術裝備研發工作上來。
通過萬里行活動的邊宣傳、邊講解、邊貫徹、邊調研、邊落實,達到了宣傳貫徹國發41號文件精神,有效遏制水泥新增產能,加快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術裝備研發,促進行業健康發展和全面提升水泥工業的經濟效益、整體素質的積極作用。2013年水泥行業實現利潤700多億元,同比增長22%;產能過快增長勢頭得到初步遏制,水泥新建項目大幅下降,新建生產線比上年減少44條,新增水泥熟料能力比上年減少6300萬噸。[Page]
(三)傳播正能量,達到了弘揚先進,抨擊落后的效應
通過此次萬里行活動的深入宣講,行業形成了統一認識,認識到遏制新增產能、加快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術裝備研發的重要性,并逐漸把這種理念付諸實踐。
通過宣傳推廣,讓廣大水泥和裝備企業清醒認識到,雖然相對立窯來說,新型干法水泥總體上仍屬于先進生產力,但從根本上來說,新型干法水泥技術裝備也必須不斷地創新提升,低水平、雷同的建設不能再發展,必須加快第二代水泥新技術裝備研發,為行業轉型升級提供必要的硬件技術支持。
針對部分地區、企業反映水泥市場中出現盲目惡性競爭、市場管理無序等問題,“萬里行”活動組織相關行業協會、企業代表進行了認真研討,呼吁加強行業自律和協調,在遏制新增產能的同時,加強企業內部管理,提升資源效率,練好內功,維護行業整體利益,遏制水泥行業經濟效益下滑。
此次萬里行活動,是行業人以一種旗幟鮮明的特殊方式,向社會表達業界貫徹“指導意見”的決心和行動。同時,與會代表現場舉報和反映的違規新建水泥(粉磨站)生產線等情況共11項,并在網站上開辟“曝光臺”及時進行了曝光,對違規建設新線形成了社會監督與輿論壓力。盡管仍可能存在一些頂風違紀現象,但總體情況是好的,說明此次萬里行活動關于“遏制”的呼聲是有影響的。
雖然此次萬里行活動比較圓滿的收官了,但萬里行的精神還要繼續發揚光大,同時活動中也暴露出經驗不足、組織還有欠缺、實地調研的深度與廣度不夠、對一些具體問題深入探討不到位等問題,有待于我們在今后作進一步總結和完善。
三、下步工作建議
萬里行活動雖然結束了,但遏制盲目新增產能,加快第二代新型干法技術裝備研發工作還要繼續,我們認真總結此次萬里行活動的經驗。對在萬里行活動中所發現的問題,特別是違規新建問題,形成報告或提出處置意見。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好國發【2013】41號和【2014】23號文件,真正使化解產能過剩取得實效,水泥行業的各級協會和廣大企業還應著力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是創新水泥項目建設審批機制。雖然水泥等產業的項目已調整由省級政府核準,但這并不意味著僅僅是審批與核準權力的下放,而應作為一種機制的改革與創新,是對原審批核準機制的調整,因此并非各地就可以不受條件限制和不受機制制衡而繼續隨意審批。各地協會、企業要向工信、發改系統等政府主管部門反映,建議對水泥行業新建項目實施全方位的機制創新,實現項目核準要有多項條件限制,審批信息透明,有多方面共同構成的制衡監督機制、有進入門檻認定、評估公示的項目審批機制。
二是繼續管住入口,堅決遏制新增產能。當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管住入口,新增產能不能遏制,化解產能過剩就無法見效。防止一邊遏制一邊仍在新增,化解產能過剩的效果被不斷的新增所抵消,造成遏制-好轉-再新增的惡性循環現象。
三是推動各地政府主管部門加快對違規在建項目的清理與處置。國發【2013】41號文已發布實施半年多,由于清理和處置情況尚未結束,不少企業仍處于觀望中或拭目以待,對國發【2013】41號文的貫徹執行力度和效果報以疑慮,更有部分企業又開始蠢蠢欲動,擬建新線。加快對在建和建成項目的清理既是嚴肅執行政策法規,又是遏制新建產能的導向。建議各地政府主管部門按41號文要求履行主體職責,認真清理已建成的違規生產線,并公布在建生產線情況,逐一提出處理與追究責任的處置意見,警示觀望者,遏制盲目違規建線行為。
要按照國發〔2013〕41號文關于處理在建違規項目、整頓建成違規產能的有關要求,將處理結果、整改結果均應向社會公開、公示,尤其在國發〔2013〕41號文、國家發改委產業〔2013〕892號文頒布后,違規新建的生產線,要組織核查,并予以公示、曝光。
四是積極扶持新興產業發展,培育應用市場。當前建材行業的主要矛盾是傳統產業嚴重過剩,同時新興產業發展滯后和市場培育不足。建材聯合會前不久發布了《中國建筑材料工業新興產業發展綱要》,各行業協會、廣大企業要關心、關注新興產業的發展,積極爭取各地政府部門在新興產業發展、特別在代表性的無機非金屬新材料和非礦深加工方面的發展給予研發資金、試點示范項目立項的支持;積極爭取相關政府部門出臺對新興產業的培育發展和推廣應用方面的引導政策。
五是研究制定新的落后產能的標準,加快淘汰落后產能的步伐。現有的淘汰落后產能的標準和政策大多是以工藝、規模及產品來劃分的,已經不能滿足當前形勢發展的要求,為此,我們要組織研究提高和確定新的淘汰標準,凡是產品質量不達標的,能耗、排放達不到國家新制訂的標準的,資源利用效率低的生產線,不管什么工藝、不管何時建成都應列入新一輪的淘汰范圍。同時建議政府采取差別電價或懲罰性電價、水價以及環保不達標處罰政策,實行優勝劣汰。
六是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特別要重視發揮省級建材行業協會作用。對省級政府部門核準的水泥新建項目,建議聽取并附上省級建材(水泥、玻璃)行業協會對新上項目的意見(書面意見),一并向社會公示。既要向社會和行業公示政府的導向意見,也要公布行業協會所持的觀點和態度,使行業協會能參與到行業的規范、管理、監督之中;要積極支持“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術裝備創新研發”工作。在行業科研、設計、院校和部分大企業的共同關心支持下,“二代新型干法技術裝備研發”工作進展順利,研發成功之后,其各項技術經濟指標將都優于現有的水平,能耗、勞動生產率將分別都降低和提高20%以上。因此我們建議,在“二代”研發成功之前,各地政府部門應明確不再核準新建生產線。
對給予本次萬里行活動關心支持和幫助的各地政府主管部門、各相關行業協會、各技術裝備研發單位和廣大企業表示衷心感謝,尤其要感謝吉林、河南、新疆、陜西省建材協會和浙江、廣東省水泥協會對萬里行活動所組織開展的協辦工作;感謝吉林亞泰集團、北方水泥、天瑞水泥、同力水泥、新疆天山水泥、新疆青松建化、祁連山水泥、堯柏水泥、南方水泥、華潤水泥及臺泥(英德)水泥等單位對萬里行活動所給予的大力支持。
相信在全行業的共同關心、幫助、支持下,萬里行活動的成果會得到不斷鞏固,水泥行業在“遏制水泥新增產能 加快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術裝備研發” 以及在行業自律、科技創新、節能減排、兼并重組等方面必將取得新的進展,也希望全行業攜手努力,共同引導并促進我國水泥工業實現有序健康發展。
編輯:曾家明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