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運輸搭乘“低碳”快車,媧石開啟物流新時代!
當全球碳排放量突破368億噸的今天,每一家企業的選擇都關乎地球的呼吸。在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的"主戰場"武漢新洲,媧石集團率先打響水泥運輸革命第一槍——4臺新能源純電重卡牽引車轟鳴啟程,以"低碳排放"姿態重構行業生態,用鋼鐵巨擘書寫綠色物流新史詩!
柴油重卡:困在舊時代的"碳枷鎖"
在傳統的水泥運輸領域,柴油重卡一直占據主導地位。但這類車輛在帶來便捷運輸的同時,也成為碳排放的“大戶”。
NO.1污染黑洞吞噬藍天
一臺400馬力柴油重卡的年均碳排放量高達156噸(數據來源: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相當于7000棵成年喬木的全年固碳量。新洲片區現有傳統運輸車輛每年排放的氮氧化物(NOx)超過230噸,顆粒物(PM2.5)排放量達12.6噸,這些數字正化作穹頂之殤。
NO.2成本漩渦吞噬利潤
據了解,2024年柴油價格歷經25次調整,每升價格振幅達1.3元。
1. 運輸成本占比
行業均值:水泥企業物流成本占總成本約25%-35%。
2. 柴油成本占比
公路運輸場景:柴油支出占單趟運輸直接成本的55%-68%。
3. 成本波動杠桿效應
柴油價格每上漲1元/升,武漢水泥企業公路運輸成本增加約2.3元/噸。
NO.3政策鐵幕倒逼轉型
武漢主城區柴油貨車限行范圍已擴展至四環線,每日禁行時長延長至14小時。某物流企業被迫繞行32公里/趟,年增運輸成本超400萬元。這不是選擇題,而是生死狀!
新能源重卡,低碳新解法
面對傳統柴油車運輸的難題,媧石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湖北媧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后簡稱:媧石能源)選擇引進新能源重卡牽引車,參與到新洲片區的水泥運輸中來。新能源重卡采用先進的電動技術,與傳統柴油重卡相比,能大幅降低碳排放,為新洲片區的“藍天保衛戰”注入強大動力。
? 成本革命:實測百公里電耗僅150kWh(數據來源:工信部新能源汽車監測平臺),較柴油車節省54.7%能耗成本。
? 性能躍升:搭載寧德時代422kWh磷酸鐵鋰電池,續航突破240公里;雙槍快充,50分鐘補能80%,午間休整即可滿電出征。
從運營成本來看,電力成本遠低于柴油成本,且價格相對穩定,真正做到經濟效益與環保效益雙贏,助力企業積極踐行雙碳使命。
在性能方面,新能源重卡的動力強勁,加速平穩,搭配高扭矩永磁同步電機與智能電控系統,整體可爆發超過580匹馬力的強勁動力,爬坡、載重能力一流,輕松應對各種復雜路況和重載運輸需求,制動性能優越,能顯著提升運輸效率。
多方協同,創新落地
強強聯手 助力項目落地
為確保新能源重卡牽引車的順利運行,媧石集團積極與東風汽車、三一重工、徐工集團等汽車、重型機械公司展開合作,定制符合水泥運輸需求的車型;同時自主建設單槍功率達240-360KW的充電樁,且車輛支持雙槍快充技術,50分鐘補電80%以上,利用午間休整時間就能滿電出發;此外,電池組采用模塊化設計,支持靈活換電模式,真正做到24小時不間斷運營,助力企業降本增效,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搶占先機;最后,組織專業的培訓團隊,為駕駛員提供新能源重卡操作與維護培訓,確保他們能夠熟練駕馭新設備。
未來可期,持續領航
媧石能源將搭建智慧能源網絡,打造行業新標桿:
自建6-8座360kW超級充電樁,單樁日服務能力達20車次;
創新"車電分離"模式,降低合作伙伴電池資產初始投資成本,同時提升電池利用率提升40%;
自研物流運輸AI調度系統,運輸效率提升30%。
新能源重卡項目合作模式靈活,包括但不限于媧石能源的自投、合伙伙伴聯合投資、車輛掛靠以及金融租賃等多種投資模式,上述模式可融合各方優勢資源,為項目的穩健開展筑牢根基。通過水泥廠(運力需求方)←主機廠數據互通→ 動力電池廠商(資產持有方)←技術協同→ 電網企業(電力交易方)←金融賦能→ 碳交易所(資產變現方)的合作架構實現價值閉環實現。
媧石能源公司將在集團的統一部署下,在未來1-2年打造專業新能源運營團隊,增加集團各片區新能源重卡、特種機械至100臺,通過資產金融化引入保險資金參與融資租賃,降低資金使用成本;通過運力數字化實現車聯網數據優化充電,減低車輛運行綜合能耗;通過碳排資本化開發運輸段CCER方法學,利用車輛運輸獲取碳匯收益,降低全生命周期運行成本,提升主業核心競爭力。
我們深知,創新永無止境,合作方能共贏!在此,我們誠摯歡迎各界朋友積極與我們聯系,分享您的獨到見解,提出更具創新性、更高效的合作模式。
媧石能源在新洲片區引進新能源重卡牽引車的舉措,不僅實現了自身在綠色物流領域的重大突破,更為水泥行業的綠色轉型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未來,媧石能源也將持續探索綠色運輸的新路徑,不斷優化物流體系,加大在新能源技術在水泥產業上的投入,為客戶提供更優質、更環保的服務。
結束語
綠色發展,人人有責。媧石集團誠邀各界伙伴攜手共進,搭乘“低碳”快車,為建設美麗家園貢獻力量!
編輯:曾家明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