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去年全國新建水泥生產線量比2012年減少44條
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處長劉明先生致辭
尊敬的峰會主席喬龍德先生、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
一年一次的全球水泥行業盛會——2014年中國國際水泥峰會今天在這里隆重召開了,中國水泥協會為此次會議召開做了的精心安排和籌備,我謹代表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協調司對大會的召開表示祝賀!
1 2013年水泥產業發展情況
2013年10月,國務院出臺了《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國發〔2013〕41號),文件印發后,各地區、各部門、相關行業協會和企業積極貫徹落實《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等有關要求,嚴控水泥新增產能,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提高產品質量標準,產能過剩矛盾化解工作穩步推進,行業運行出現了積極向好態勢。
1.1 投資勢頭趨緩
2013 年,水泥行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328.6 億元,同比下降3.7% ,連續3年持續下降。西部和中部地區分別下降13.5% 和4.5%, 新疆、寧夏、陜西、湖北等部分省區降幅超過30% 。2013 年全國水泥產量達24.1 億噸,增速9.6% ,水泥產能利用率仍比2012 年提高2.1 個百分點,達75.8% 。
1.2 投資結構有所優化
2013 年全國新建水泥生產線量比2012 年減少44 條,新建熟料產能比2012 年減少6300 萬噸,企業關停水泥熟料產能5400 萬噸,水泥產能6300 萬噸。河北、湖南、廣西等部分省區,水泥行業完成的固定資產投資中,超過65% 用于污染物治理和節能改造,以及產業鏈延伸、兼并重組等,有力推動了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1.3 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中國建材、海螺水泥、中國中材、華潤水泥、華新水泥、山東山水、天瑞水泥、吉林亞泰等大型水泥企業集團兼并重組繼續推進,不斷深化與被兼并重組企業的融合,有力促進了行業技術管理水平和競爭力的提升,對建立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發揮了積極作用。2013 年,水泥產能排名前十家企業集團水泥產量占總產量的37.8% ,比2012 年提高3個百分點。
1.4 經濟效益顯著提升
在水泥產能盲目擴張勢頭有所緩解的同時,受益于基建、房地產等固定資產投資拉動,以及煤炭價格下跌等綜合因素影響,2013 年水泥行業經濟效益顯著提升。在產量平穩增長的同時,全行業實現利潤766 億元,同比增長約16.4% 。
2 2014年水泥產業發展的重點
2014 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預期目標為7.5% 左右,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和產業結構調整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點工作,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擴大內需是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水泥工業作為基礎原材料產業,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關聯度高,聯系緊密,中國經濟的中高速發展,對水泥需求將會保持適度增長。目前我國經濟已進入到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關鍵時期,水泥產業應該在嚴控新增產能、加速落后水泥產能盡快淘汰、加快兼并重組、推進節能減排、科技引領創新等方面做好發展的文章,以此推動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嚴控新增產能: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的精神,整個行業形成共識,把遏制新增產能和重復建設作為化解產能過剩的重點。水泥企業應主動調整發展戰略,嚴控產能,遏制新上項。水泥行業要結合“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戰略,積極拓展對外發展空間, 要尋求外國市場投資機會,努力推進中國水泥企業走向國際化。
加速落后水泥產能淘汰:由于多種原因,立窯等落后產能目前尚未完全淘汰。2013 年末,全國水泥熟料產能18.6 億噸,其中,應淘汰的落后產能9000 萬噸,約占4.8% 。按照《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 年修正本)》的要求,所有立窯等落后產能都必須在2012 年末徹底淘汰。
加快兼并重組:根據《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優化企業兼并重組市場環境的意見》,水泥企業應抓住這個契機,突破所有制限制,發展混合經濟,積極探索和創新突破不同所有制企業間的兼并重組;要打破區域界限,實行企業之間跨地區兼并重組;積極探索大企業集團之間的合作模式,實行相互參股及區域間的產能置換,進一步提升水泥產業集中度。
推進節能減排:2014 年中國單位GDP 能耗目標下降為3.9% 以上,這對水泥產業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企業應該發揮表率作用,扎扎實實抓好節能減排工作。這是貫徹十八大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也是我們行業應盡的社會責任。
科技引領創新:技術創新是推動行業結構調整的動力,是應對產能過剩的重要手段。企業和行業的創新能力包含了創新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服務、創新思維、創新管理。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還是要靠企業創新能力。
從下一步水泥產業發展情況看,環保要求日益嚴格、產品質量標準進一步提升,將會極大推動水泥行業產能過剩矛盾化解工作。環保標準方面,根據環保部新出臺的環保標準,水泥氮氧化物排放標準將由800 毫克/立方米大幅下調至400 毫克/立方米,這一規定自2015 年7月1日起全面實施。現有水泥生產線約40% 需進行脫硝改造,這將會倒逼一批落后產能淘汰。產品質量標準方面,有關部門正在制修訂水泥、混凝土產品標準和相關設計規范,推廣使用高標號水泥和高性能混凝土,預計近期將取消32.5 復合水泥標準。新標準的出臺,將會在提升水泥及相關產品質量,減少水泥使用總量,改善市場供需結構,以消費升級促產業升級,促使一批不符合質量要求的落后企業退出市場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本次峰會把環境、能效作為主題,很有意義,也十分及時。我相信,只要全行業統一思想、統一行動,中國水泥工業一定能實現高質量的可持續發展。希望通過本次會議,大家能夠充分交流、分享經驗,廣開思路,凝聚智慧,把水泥產業發展成為綠色環保產業。
最后,預祝本次大會取得圓滿成功!
編輯:陳亞麗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