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市身處需求淡季 本周鋼價或將弱勢延續
隨著天氣逐漸轉冷,國內鋼市也進入季節性的需求淡季。鋼價在連續兩周的上漲之后,再度陷入弱勢盤整態勢。
在最近一周內,國內綜合鋼價指數下降了0.32%。目前,終端市場采購依然偏弱。日本、歐洲三季度經濟增速放緩,新興市場紛紛加息遏制通脹壓力,人民幣繼續面臨升值的壓力,這些均加大了中國鋼材出口的難度。鋼市已進入季節性的需求淡季,鋼價呈現盤整偏弱的態勢是必然的。
上周各項宏觀數據陸續公布,其中不乏利好的消息。據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10月份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9.5%,比去年同期高3.4個百分點,較上月的10.4%年內次高單月增速有所回落。作為觀測經濟“冷暖”重要指標的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8.5%,比9月份有所回升,創今年以來的次高,這意味著中國工業經濟正在溫和增長。
而隨著天氣的轉冷來自于下游生產企業的采購需求會逐步減少,建筑工地的開工量也會受到較大影響,“北材南下”對南方的影響會逐步顯現。雖然由于上下游及中間商“冬儲”意愿的降低,市場現貨流通量正在減少,無論是建筑鋼材庫存還是板材庫存均出現不同幅度的回落,對現貨價格有一定支撐,但從另一方面也反應出市場的不景氣以及上下游對后市預期的謹慎態度。再者,從近期鋼廠的調價政策來看傾向于平盤,但在完成一定量或在規定期限訂貨的情況下多有讓利優惠,此種“明穩暗降”的操作風格或將在一段時間內成為常態,而鋼廠的“后結算”政策也在對鋼市產生影響,成本支撐因素正在減弱。
總體來看,在沒有重大利好消息的情況下,本周鋼市弱勢行情或將延續,且月底資金壓力顯現也將對市場產生影響。即便是重大利好真的出現,現貨行情略有好轉,也僅可看作是曇花一現并不能長久。
總結:現貨鋼價并不具備延續強勢的基礎。從供應端看,前期鋼價南強北弱的格局導致當前南北價差超過250元/噸,除去運輸費用后仍有盈利空間。同時,隨著北方入冬后施工強度繼續減弱,后期北貨南下的規模將不斷加大,從而緩解南方市場貨源不足的問題。從需求端看,近兩周終端采購大幅改善主要源自備貨力度的增加,但這也提前透支了終端用戶后期的采購計劃。在冬季用鋼強度總體趨弱的情況下,需求難有上佳表現。
編輯:余樂樂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