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煤炭工業穩健發展
煤礦數量大幅減少,煤炭產能大幅提高;勞動用工大幅減少,勞動效率和職工收入大幅提高;安全生產事故大幅減少,經濟效益大幅提高;瓦斯超限次數大幅減少,抽采利用率大幅提高。
過去五年,我省煤炭工業穩健發展,在走新型煤炭工業化路上,悄然顯現上述“四個減少、四個提高”。副省長黃海嵩日前認為,這組充滿魅力的對比背后有安徽煤炭工業人積累的寶貴經驗。
以改革為動力,增強企業發展活力。過去五年,我省國有煤礦企業剝離學校、醫院等120所,移交政府和社會管理26200人。分離輔助企業166個,分離退休人員交社區管理11、7萬人。實施債轉股,減輕企業債務負擔153億元。按現代企業制度,我省初步確立集團母公司決策中心、投資中心、經營中心和利潤分配中心的地位,煤礦企業由法人實體轉變為生產安全中心。
推進企業戰略性重組,提高煤炭產業集中度。我省堅持淘汰關閉達不到安全生產要求和標準的地方煤礦150對,對4對地方煤礦實行由大礦托管。截止2010年底,全省礦井數量由2005年的315對減少到170對,而產量則由7800萬噸提高到1、3億噸。地方煤礦單井產能由2005年的不足3萬噸提高到9、9萬噸,全省煤礦平均單井產能位居全國第二。
推進科技進步,提升煤炭工業現代化水平。“十一五”期間,我省投入430億元,先后建成12對數字化、現代化礦井,改造提升18對老礦井,新增產能7350萬噸。對影響安全生產的通風系統、瓦斯治理、安全監測監控系統等重要環節實施技改項目159個,建成瓦斯抽采系統79個,建成瓦斯利用系統1 9個,瓦斯用戶達7.1萬戶。目前,全省國有重點煤礦綜采機械化水平和掘進機械化水平分別比2005年提高1 8.43%和12.02%。
嚴格市場準入,加強行業管理。在瓦斯治理上,我省先后出臺《安徽省煤礦瓦斯治理規定》等近百個高于國標的地方標準、制度,其中瓦斯治理利用方面30多個。在生產管理上,綜合資源條件、開采技術和裝備水平,合理確定煤礦設計生產能力;嚴格標準,依法對生產能力實施監督管理,規范煤礦生產行為。在安全質量標準化創建上,抓住采掘機運通和地測防治水等關鍵環節,推動企業達標升級。目前,國有煤礦達標率100%,地方煤礦達標率45%,處全國領先地位。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lujj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