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法基:水泥礦山生態恢復的典范
對于礦山生態恢復工作是拉法基瑞安致力于可持續發展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這在水泥業內都有所聞。《中國水泥網》就此專門采訪了拉法基。拉法基做出了積極的回應,這本身就說明了拉法基在開采礦山資源時嚴格執行《礦產資源法》各項規定,遵守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規定和因地制宜地采取復墾利用、植樹種草或者其他利用措施。也顯示了拉法基在礦山作業時做到對礦區植被和生態的影響最小化,努力縮短礦山生態恢復周期方面的自信,值得水泥業內同仁學習。
為保持采訪內容的原汁原味,本網原稿全文照登,以饗水泥行業礦山工作者。
《中國水泥網》:拉法基都江堰生產線所在地為旅游風景區,對礦山開采后的生態恢復要求相對較高。拉法基做到了恢復到原有的自然狀態。能否介紹一下“恢復到原有的自然狀態”具體計劃以及衡量的指標,使之成為水泥礦山生態恢復的典范。
拉法基:礦山生態恢復工作是拉法基瑞安致力于可持續發展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通過編制礦山恢復計劃并嚴格按計劃實施,不僅可以在進行礦山作業的同時最小化對礦區植被和生態的影響,縮短礦山生態恢復周期,減輕水泥產品的生態足跡,同時還將增加碳匯,為減緩氣候變化作貢獻。
拉法基集團擁有150多年在世界各地的礦山生態恢復經驗,早在2001年,拉法基集團就與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共同制定了礦山生態恢復政策,并在現有礦山中推行實施。根據拉法基集團的“2020可持續發展遠景”規劃,到2015年,拉法基瑞安所有礦山都將按照拉法基標準實施,到2020年,所有礦山和水泥廠都按照拉法基標準實施生物多樣性管理計劃;到2015年前在生物多樣性敏感地區實施生物多樣性管理計劃。
都江堰是開展礦山生態恢復較早的一個工廠。都江堰石灰石礦山比鄰世界文化遺產都江堰景區和虹口自然保護區,地理位置敏感。都江堰廠在礦山設計之初,即把生態環境保護作為重點內容,并充分體現在礦山設計、建設和運營中。通過委托專業機構進行礦山生態影響評估,確定相應預防保護措施。在礦山開采準備階段,將基建剝離的表層土堆積在適當位置,用于后期植被恢復;建立完善的排洪系統,防止雨水漫流造成山體滑坡沖擊植被形成泥石流;建設污水處理站,將礦山生活、生產排水全部進行生化處理,達準排放;在所有可能產生揚塵的生產點都設置了高效布袋除塵器;為了防止運輸皮帶產生揚塵污染周圍環境,將5.5公里的皮帶全部密封,同時為了減少皮帶走廊的占地面積,將全線除山洞段外全部的區域采取架空鋪設方式。
在礦山建設之初,根據拉法基標準制定了礦山生態恢復計劃,實施邊開采邊恢復。礦山生產階段,重點改善爆破方式,以降低揚塵和噪聲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充分考慮開采活動對周圍景觀的影響,靠近邊界一側的山體開采一半保留一半,保留面對都虹公路一側的山體不予開采,避免對都虹公路、都江堰景區以及虹口自然保護區行人車輛的視覺沖擊。在礦山生態恢復計劃實施之初,聘請當地綠化委員會的專家對礦山植被進行考察,并征求世界遺產管理專家及當地居民的意見,確定適合當地氣候的植被物種,防止外來物種入侵對當地物種造成侵害,同時依據當地氣候特點,采用低矮幼苗進行培養。
經過幾年持續不斷的植被復綠工作,礦山開采邊坡基本復綠,累計恢復植被面積23萬平方米。
拉法基瑞安水泥公司《都江堰工廠礦山生態恢復計劃》50年后效果圖
拉法基瑞安水泥公司都江堰工廠礦山生態恢復現狀
拉法基瑞安水泥公司都江堰工廠礦山生態恢復植被
[Page]
云南分公司的東駿工廠的礦山生態恢復工作則是從并購之初的一片荒蕪,經過四年的不懈努力,按照拉法基集團標準制定并實施礦山生態恢復計劃后,逐漸回復礦山生機活力的。四年的礦山生態恢復共處理45萬方土石方,回填17萬方種植土,種植各類櫻花、葉子花、天竹貴、坡柳、滇樸、夏枯草、三角梅等30多種植物共22萬株,總計投入資金3千多萬元。目前總綠化面積已達12.4萬平方米。
2012年11月30日,中國水泥協會組織水泥可持發展倡議行動CSI中國區礦山生態恢復工作組在東駿廠召開礦山恢復與生物多樣性工作組交流會,與會代表對東駿工廠礦山生態恢復所取得的績效給予了充分肯定。
編輯:王中倩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