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美術館開館:水泥廠遺址變身藝術新地標
經過長達五年的設計規劃、三年的施工建設,2023年11月15日,由西藏天路股份有限公司承建西藏美術館正式開館!這是全區首個自治區級的,美術館,也是全國唯一采用工業遺跡改造而成的省級美術館。
作為自治區黨委、政府力推的西藏文化重點文化建設工程項目,西藏天路將工業遺址元素巧妙融入設計,將具有西藏紅色工業象征的拉薩水泥廠“修舊如舊”,變身拉薩新地標——西藏美術館。項目建設總建筑面積:32825平米,主要建設內容分為ABCD四個區。美術館以“喜馬拉雅的鑰匙”為理念,保留了上世紀五十年代老水泥廠的工業氛圍,建構從北向南的藝術長廊、由西向東層層遞進的主展館及串聯四方的環形展廊,創造出群體空間豐富、具有西藏特色的美術館空間。
現代工業的回憶
拉薩水泥廠是西藏當代工業重要遺存,在它基礎上改造修建西藏工業博物館,既是工業價值的再生利用,也能幫助更多人感受西藏現代化的腳步。拉薩水泥廠的發展經歷了多個階段:從1960至1961年,土立窯建成并投產;1967年,濕法回轉窯建成并投產;2004年8月,新型干法窯投入使用;而到了2011年,機立窯正式停產。從濕法回轉窯到新型干法窯,從“拉薩水泥廠”搖身一變到如今人們口中的“拉薩地標”。歷經歲月風霜,這座當時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水泥廠,作為西藏工業文明的象征,見證著由機械代替人工,見證著產能逐漸提高,更見證著西藏工業的成長。
雖然現代工業的升級和轉型已經淘汰了許多落后的工廠,但是“大國工業”精神和“老西藏”精神等傳統工業精神將被永遠緬懷和記錄。這些精神將繼續激勵新一代中國工業的發展,并為其提供重要的推動力。
工業氛圍十足的美術館
西藏經濟文化發展,都離不開西藏工業的貢獻。以下是改進后的文本: 在舊西藏時期,由于缺乏現代工業,廣大農奴的生產生活物質極度匱乏。然而,隨著西藏的和平解放和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西藏現代化建設,西藏的建材、交通、電網、通信、網絡、紡織和食品加工等現代工業得到了蓬勃發展。這極大地改善了西藏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使他們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
革命前輩們不畏艱苦的自然環境,帶領西藏人民群眾用他們的心血和汗水創建并完善了西藏的交通網絡、電力網絡和通信網絡。這不僅實現了西藏與祖國大家庭的互聯互通,還帶領西藏人民構建了現代工業體系。這使得西藏人民能夠與全國人民一道享受發展成果。
為了使美術館更好的突出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展示西藏工業記憶,自治區主要領導強調充分利用老水泥廠原有設施和條件,堅持修舊如舊、保持原貌,該加固的加固,該維修的維修,切實保持好原有特色風貌……要把西藏美術館作為拉薩地標建筑來建設,作為藝術殿堂來打造,作為交流窗口來利用,作為歷史建筑來建造。
西藏美術館不僅記錄了西藏現代工業從無到有,再到如今推動各行各業高質量發展的歷程,也填補了西藏沒有省級美術館的空白,是西藏自治區精神文明領域的一項重大民生工程。這里有滄桑歷史,也有美好當下。
編輯:方蒙青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