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水泥,“加數”向“智造”轉型!
日前,中國能建葛洲壩水泥公司所屬老河口公司“水泥用灰巖礦數字化礦山”、宜城公司“聯合儲庫全自動智能行車”兩項成果,成功入選工信部2022年60個建材工業智能制造數字轉型典型案例,在行業內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成果。
近年來,中國能建葛洲壩水泥公司主動將“智能化”“數字化”融入生產經營、綠色礦山建設等各個方面,運用新技術、新手段為傳統產業賦能,探索出新的產業發展之路。
No.1
智能裝備應用讓產品質量更優
“隨著科技發展,一批智能裝備的推廣與應用,讓水泥產品品控更加得心應手。”水泥公司科技負責人說。
葛洲壩水泥公司充分運用智能巡檢及設備在線監測系統、回轉窯專家優化系統、智能物流系統,構建水泥生產過程智能管控;引入中子在線分析儀、在線激光粒度分析儀,形成水泥產品質量實時監控。
在線激光粒度分析儀
2012年,中國能建葛洲壩水泥公司與松滋市雙七水泥有限公司“聯姻”,成立葛洲壩松滋水泥有限公司。10年來,葛洲壩松滋水泥堅持科技驅動、品質為本,年產優質水泥已達350萬噸。
現如今,行走在水泥生產線間,智能化裝備格外搶眼。
據了解,自松滋公司率先應用智能巡檢及設備以來,有效降低了設備管理成本,提高了設備巡檢管理效率,有效提高了設備運轉率、降低故障率,減少因設備故障造成的停窯事故。
監控室內,回轉窯專家優化系統顯示屏上正實時閃動著數據信息,一目了然。在應用回轉窯專家優化控制系統后,該公司對水泥熟料生產過程的控制、穩定及優化,實現了自動導航操作,將操作質量提升到了最優操作模式。
“成功應用回轉窯專家優化系統有效保證了燒成系統每時每刻均處在最佳運行狀態,使得公司水泥生產管控更加精益、產品質量愈加穩定。”松滋公司生產相關負責人李助紅表示。
回轉窯專家優化系統
在所屬宜城公司項目現場,工程師通過中子在線分析儀、進廠原燃材料自動取樣制樣裝置等質量智能控制關鍵技術,中心內的智慧庫將根據信息給出具體操作建議。通過各種動態數據實現遠程操作和質量控制,工地也變得聰明起來。
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此項智能系統成功解決了傳統水泥原料配比質量控制耗時長,人工檢驗結果滯后等問題,實現了原燃材料自動取樣、制樣及原材料和半成品質量實時在線監測,同時減小了人為操作的檢驗誤差。
中子在線分析儀
“中子在線分析儀的使用,使公司石灰石質量穩定性有了明顯上升,石灰石氧化鈣標準偏差降低了51.3%,低品位石灰石摻比增加2.0%左右,生料質量合格率也明顯提高了,出磨生料三率值綜合合格率相比以前提高近40%。”宜城公司質量總監伍小成說。
No.2
自動化運行讓生產效率更高
記者在生產車間看到,整條生產線看上去干凈、整潔、舒適,每道工序有序銜接,令人眼前一亮。
“水泥自動插袋機與裝車機得以成功示范應用,既提升了產品生產效率又實現了綠色生產。”荊門公司公司技術人員介紹說,自動裝車機不僅可以模擬裝車工人的裝車動作進行裝車,通過激光掃描確認車廂信息,檢測車內所有障礙物,在實現安全高效生產的同時,還能自動運算堆碼方式,塔形狀收尾,堆碼合理運輸途中不掉包,極大地降低了粉塵對環境的污染。
制裝車間內,工作人員熟練地操作著智能裝運系統,整個裝運過程井然有序...“智能裝運系統一上線,不僅水泥裝包效率提高了,還能從車間源頭控制粉塵排放,我們員工的工作環境也得到了極大改善。”蘇師傅自豪地說。
袋裝水泥自動裝車機
推動傳統工業數字化轉型一直是宜城公司提升生產效率的重要抓手。
該公司成功研發的“聯合儲庫全自動智能行車”,實現了原料聯合儲庫橋式起重機DCS控制和中控室視頻監視與水泥廠聯合儲庫起重機自動化作業,提高了原輔料輸送效率,降低人員安全風險,同時增大公司原燃材料、石膏、熟料等物資儲量,增加公司應對市場物價上漲風險抵抗能力。
“機上系統全自動狀態下每小時帶料量不小于80立方米,并且能24小時連續工作,具備全自動、半自動、遠程手動和現場手動四種控制模式,大大提高水泥生產自動化水平。”宜城公司生產管理部主任工程師占文斌說。
無人駕駛智能行車
除此之外,宜城公司還成功應用智能物流系統,對原材料的進廠與卸貨自動排隊,實現原材料進廠車輛的自動控制。
No.3
數字賦能讓礦山建設更“綠”
近年來,水泥公司堅持走數字化轉型之路,以智能化賦能綠色礦山建設。
“以前礦山開采都是曠工頭戴安全帽,身穿勞動衣。在黑黝黝的礦洞里揮動鐵鍬,工作勞累不說,安全更是重要的問題。現在我們利用智能化和精準化的系統平臺,既保證了礦產資源高效利用,提高生產效率,又解決了安全生產的問題!”
綠色礦山全貌
在老河口公司生產現場,記者看到調度人員可以在生產指揮中心調度系統總控界面上進行遠程控制,實現采礦生產行為的實時監視和控制,并能夠實時顯示所有設備的實時運行狀態;運維人員可通過生產指揮中心的視頻監控系統對礦山從爆破、轉運、破碎、皮帶運輸等環節進行全程監控;管理人員還可遠程控制攝像頭運行,隨時隨地在手機APP端對礦區視頻進行實時預覽。
“老河口公司大力推廣應用‘水泥用灰巖礦數字化礦山’項目,礦山有了數字化平臺,就像擁有了‘智慧大腦’。”該公司礦山負責人蔣德權介紹道。
目前,該礦山已形成由“礦山綜合展示平臺”、“信息化基礎平臺、技術管理平臺、生產管控平臺”、“自動化控制系統”,即“1+3+1模式”組成的數字礦山集成系統。通過以礦石質量控制為主線,合理規劃礦山長期開采計劃,將礦山生產配礦和智能調度結合,實現了開采方案最優化、開采過程可視化、生產指標精細化、生產調度智能化、生產數據信息化。
礦山現狀三維建模
水泥用灰巖礦數字化礦山建設完成后,該礦山開采量每年穩步增長,采礦礦石品位各項數值合格率100%,電耗、油耗等能源消耗穩中有降。
老河口公司負責人柴丹介紹說,“水泥用灰巖礦數字化礦山”建設在中國能建葛洲壩水泥公司以及老河口市均屬于第一例,該公司數字化礦山的建設也為各分子公司數字化礦山項目建設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目前,該公司所屬8家水泥窯線企業先后開展數字化礦山建設。
未來,中國能建葛洲壩水泥公司將堅持創新發展理念,利用5G、工業物聯網、大數據、智能AI等技術,加快數字化轉型升級步伐,全力打造水泥“智能工廠”,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編輯:孫蕾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