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江油質監責令水泥廠整改
11月7日,消費質量報刊登《江油部分水泥廠亂打包裝日期》的報道后,江油質監局的高度重視,針對報道中提及的情況,該局已責令部分生產過程不規范的企業整改。
執法部門已責令部分企業整改
“了解到你們記者調查的情況后,我們立即要求神農水泥廠、匡山水泥廠整改,并對全縣十多家水泥企業展開了走訪調查。”據江油質監局紀檢組長詹貴華介紹,目前已經對兩家存在包裝日期不規范的水泥企業進行批評,同時兩家水泥企業已經整改達標。在調查過程中,還發現一家水泥企業計量嚴重不達標,質監部門要求其對已經銷售的產品實施召回,并對消費者進行了補償。
記者回訪
“神農”還在亂來
11月10日,記者再次來到神農水泥廠,在出貨點發現,批號為“371”的水泥正在包裝,其包裝日期為“11月8日”。
接到記者的情況通報后,江油質監局稽查大隊隊長陳柏林立即帶隊趕到現場。此時,“371”批號的水泥已經裝車運走,接下來本該是“372”批號的水泥出廠,但記者在出貨點看見的卻全是“373”批號水泥。
隨后,稽查大隊執法人員來到神農水泥廠的化驗室,正好遇見了該廠化驗室張主任。在張主任提供的《水泥包裝通知單》上,記者看到,“371”批號水泥完成包裝的期限為“11月7日”。
記者在“372”批號水泥的《出廠水泥物理檢驗原始記錄》上看到,檢驗報告上只字未填,說明該批水泥還未進入檢驗,也未包裝出廠。“你們今天生產‘372’批號沒有?”記者問張主任。他想了一下后回答:“沒有?”
“那么,為何還沒有生產‘372’批號的水泥,就先生產‘373’批號呢?”記者追問。張主任選擇了沉默。
隨后,記者在張主任提供的一疊《水泥包裝通知單》中意外地看到,化驗室要求對“372”批號水泥進行包裝的通知,包裝限期“11月8日”。既然“372”還未開始生產,為何包裝通知單已經在11月8日發出了?難道水泥未經檢驗就出廠了?帶著疑問,記者找到了該公司法人仁業友。
仁業友強調說,“神農”是嚴格按照國家標準生產的。于是,記者問:“你們在生產中,會在生產了‘371’批號之后,接著開始生產‘373’批號嗎?”仁業友肯定地回答:“絕對不可能。”
記者隨即指出,《水泥包裝通知單》中要求“‘372’批號水泥得在11月8日完成包裝”。聞聽此言,仁業友表示,不可能出現不按批號順序生產的情況,如果已經生產則屬于未檢驗銷售。
了解到這個情況后,江油質監局稽查大隊隊長陳柏林當即要求神農水泥廠進行整改。
記者隨后了解到,對于消費質量報已曝光的“匡山水泥廠”亂打包裝日期的情況,當地質監部門已發出了整改的通知。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hdj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