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下 巴斯夫承諾繼續在華投資
“盡管全球金融危機對化工行業有沖擊,但有140年歷史的巴斯夫看慣了世界經濟的起起落落,不會對此太緊張,我們將耐心等待危機的過去。”借“德國大道”在羊城掀起環保風之際,“德中同行”官方合作伙伴巴斯夫亞太區總裁賀博科高調抵穗,他表示,巴斯夫對中國的投資不會改變。
眼下,巴斯夫在羊城展示的巴斯夫家園”中的建筑和汽車節能解決方案無疑代表了它在中國未來的拓展方向。
化工企業受沖擊嚴重
巴斯夫總部10月底發布第三季度財報,鑒于凈收益下降38%的不利局面,公司適時調低2008年全年盈利目標,并對2009年可能發生的衰退局面表示擔憂。
賀博科承認,全球金融海嘯對實體經濟造成沖擊,化工行業也不例外。“巴斯夫整體業務量下降,不僅亞太區如此,中國也如此”。據透露,金融海嘯令生產企業和消費者對經濟前景產生了擔心。
去年,巴斯夫在中國的銷售額達到44億歐元,賀博科表示,受金融海嘯影響,中國的汽車、建筑、玩具、紡織行業對化工產品的需求都大大下降,今年銷售增長可能出現減緩,化工、塑料等業務將下降明顯,而大眾消費品如尿不濕、涂料等還會有所增長。
不會改變在華投資
“我們會遵循對合作伙伴的承諾,在中國的業務將持續,對中國市場的投資不會改變。”賀博科一而再地強調。當然,他也不避諱地透露,經濟蕭條時期,公司將會更合理地運營企業,對華投資速度會放慢,做起來會困難些。
機會蘊藏于危險中,巴斯夫似乎深諳此理。有心人注意到,在世界化工市場上,巴斯夫在全球正在逆市擴張,危機中兩度出手收購。繼9月中旬全資收購汽巴后,巴斯夫10月28日又宣布,收購比利時瑞克塞爾公司部分聚氨酯業務。此外,也將自身的一個涂料業務賣了出去。
賀博科表示,這是巴斯夫應對危機的一大思路。經濟蕭條之時,正是收購成本最低的時候,巴斯夫未來仍將繼續兼并收購,化工、建筑、電子產品,只要是能優化公司業務的都在目標范圍。
爭搶中國節能領域先機
巴斯夫在中國南京、重慶、廣州接連舉辦的三屆“德中同行”中展示的“巴斯夫家園”令人眼前一亮,其中的“節能屋”、汽車創新方案等,表明了巴斯夫拓展中國業務的新發展方向,這也是巴斯夫應對經濟蕭條的新法寶。
由于全球氣候變暖、資源匱乏,節能減排成為世界經濟發展潮流。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多年來中國粗放式的經濟發展,消耗了大量的能源、資源,節能減排更是大勢所趨,近年來中國政府大力推出節能減排措施,10月1日,更出臺住宅及公共建筑的節能措施。巴斯夫在歐洲早就推出的建筑、汽車行業的節能方案,如“節能屋”、汽車節能創新方案,無疑很好地迎合了中國眼前的需求。從目前的政策看,盡管目前中國國內經濟同樣受沖擊巨大,但在環保、節能減排方面的投入卻不會萎縮。
業內人士指出,巴斯夫目前的節能解決方案仍嫌成本過高,如果能降低成本,讓“節能屋”走進普通民間建筑,巴斯夫在建筑節能市場中的用武之地應該更大。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