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1.05]“十五期間中國水泥杰出人物”評選
各省市水泥協會、中國水泥協會副會長單位及相關行業媒體: 附件:
“‘十五’期間中國水泥杰出人物”評選活動說明書
(二○○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十五”期間,中國水泥工業成就輝煌,宏觀調控初見成效,新型干法水泥高速發展,行業集中度明顯提高,技術進步取得重大突破,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中國水泥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
“十五”期間,誰在為中國水泥工業的船頭破浪引航?誰在為中國水泥工業結構調整運籌帷幄?誰在為中國水泥技術創新默默貢獻?誰在為中國水泥走循環經濟之路探索開拓?誰在推動著中國水泥走向世界?誰是“十五”期間中國水泥行業最有影響力的杰出人物?
為宣傳、表彰“十五”期間為我國水泥工業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杰出人物,《中國水泥》雜志社和《數字水泥》網站聯合牽頭組織各地水泥協會、中國水泥協會副會長單位、行業公眾媒體共同舉辦“‘十五’期間中國水泥杰出人物”評選活動。此次活動旨在激勵全行業廣大員工為水泥工業的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一、活動時間:2006年1月5日~4月8日 二、被評選人條件: 1.被評選人系中國境內從事水泥生產、科研設計、裝備制造、施工安裝以及各級政府(主管水泥工業的委、廳、局、辦)、各地水泥協會的主要負責人。
2.被評選人的業績對水泥行業有鮮明借鑒或者學習意義,具有榜樣作用。
3.被評選人為其所在團體做出過突出的貢獻,對水泥行業健康發展有較大影響作用。
4.有助于被評選人當選的條件和理由。
三、評選標準: “‘十五’期間中國水泥杰出人物”評選將突出“時代感”,強調候選人必須在“十五期間”這五年當中,為水泥工業或他(她)所在的團隊,做出過有標志性的事件和突出的作為。
(一)創新: 創新,是水泥工業進步的靈魂,也是水泥工業快速、健康、可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是時代對中國水泥工業、對企業家和管理者提出的期望與要求。
1.他(她)的行動充分體現自主創新,為團體為行業帶來新的增長空間;
2.他(她)在創新方面實現重大突破,為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帶來嶄新的契機。
3.他(她)在思維創新、管理創新、制度創新、市場創新等方面具有重大突破。
(二)責任: 無論政府官員還是企業家、協會管理者,他們的行為不僅僅是履行職責,更應當承擔社會責任。我們不僅關注財富的創造,更關注其背后的精神內核。
1.他(她)致力于推動行業的結構調整、技術進步,以積極維護行業的整體利益為己任。
2.他(她)用行動維護誠信,秉持市場經營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傾力打造“陽光財富”。
3.他(她)在領導企業增長的同時兼顧資源的節約,打造環境友好型企業,努力創造可持續發展的“綠色財富”。
4.他(她)應當以回饋社會為己任,積極奉獻,有目共睹。
(三)影響力: 真正的影響力,和財富并不直接等同。有影響力的人不僅僅應該具有行業影響力和資本市場影響力,更重要的是具有社會影響力。通過他的言行成就,引領水泥工業甚至整個社會的關注目光。
1.他(她)在“十五”期間的成就昭示了水泥企業發展的趨勢,引領了行業發展的潮流。
2.他(她)的故事成為水泥行業發展的典范,成為其他企業借鑒的樣板。
3.他(她)的行為引起了水泥行業的關注和認同,引發社會共同思考。
(四)推動力: 他(她)們的言行推動了水泥行業某個領域的進步,從而為水泥行業發展創造新的契機。
1.他(她)的言行在“十五”期間維護了水泥企業和水泥行業的利益,促進了社會公平。
2.他(她)的行動在“十五”期間推動了水泥產業政策變革,在促進水泥行業結構調整中做出顯著的貢獻。
四、評選組織和規則 “‘十五’期間中國水泥杰出人物”獲獎者,是中國水泥界共同推選、共同認可的“杰出人物”,各水泥協會、公眾媒體、水泥生產和研發設計企業、裝備加工和安裝施工企業以及水泥行業公眾將共同參與推薦“杰出人物”候選人,以使這個評選具有更大的社會參與度、公認度。
1.評選活動工作小組的組成 “‘十五’期間中國水泥杰出人物”評選活動工作小組由中國水泥協會牽頭,邀請知名人士、公眾媒體組成,負責評選活動的組織協調工作。組長由中國水泥協會秘書長孔祥忠擔任。下設評比活動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
2.評審團的組成 評審團由10名行業知名人士、20名水泥企業家、30名各地水泥協會會長(秘書長)、10名水泥行業公眾媒體負責人,總計70人組成。
為保證此次評選活動公平、公正,70名評委的名單在最終結果確定后再行公布。
3.評選規則 評選采用記名投票的形式舉行,評審團評委對候選人可以投贊成票、反對票,也可以棄權。評委在選舉期間外出的,可以委托單位代表代為投票,但委托必須辦理書面手續,經評選活動辦公室確認后有效。
投票結束后,評選活動辦公室工作人員認真核對,計算票數。
每張選票所選的人數,等于或者少于規定應選人數的有效,多于規定應選人數的無效。廢票計入選票總數。
2/3以上的評委參加投票則評選有效。被選人必須獲得評委1/2的選票,并以得票多少依次當選。如在最后一個名額出現多個被選人得票數相同的情況時,可同時當選。
五、評選程序 第一階段:機構提名和20名候選人的產生(2006年1月5日~2月25日) 1.機構提名候選人——按照評選標準,各省市水泥協會和中國水泥協會副會長單位(每個機構提名2--4人)、參加活動的公眾媒體(每個機構提名10人)。工作小組進行統計后,將被提名人物按得票排序提交評審團。(2006年1月5日~15日)
2.評審團投票選出20名候選人。候選人的照片和每人500字的事跡材料將在五個公眾網站同時公示。(2006年1月16日~25日)
第二階段:公眾投票和10名杰出人物評審(2006年1月26日~3月25日) 1.公眾投票——按照評選標準“創新、責任、影響力、推動力”,在五個公眾網站同時進行公眾投票。20個候選人的公眾投票結果將提供給評審團。(1月26日~3月20日)
2. 3月25日,由工作小組將公眾投票結果交評審團參考,由評審團進行第二輪投票,評選出最終10名“‘十五’期間中國水泥杰出人物”獲獎名單。
第三階段:宣傳階段(2006年3月26日) 所有參加活動的公眾媒體,要在及時發布評選結果的同時,宣傳十大杰出人物以及他們的企業或團隊。并對十大杰出人物進行跟蹤報道。
“‘十五’期間中國水泥杰出人物”將被錄入新編《中國水泥年鑒(2006)》,載入史冊。 “‘十五’期間中國水泥杰出人物”頒獎儀式將在適當時機,選擇適當方式召開。
評選活動辦公室電話:010-88376459、88376565、68332654(傳真) 聯系人:方玉萍、張建新
網 址:www.dcement.com 二○○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附件2:
評選工作小組名單
附件3:
參與推薦候選人的各省市水泥協會名單
附件4:
參與推薦候選人的中國水泥協會副會長單位名單
附件5:
參與推薦候選人公眾網上投票的公眾行業媒體名單
|
編輯:zhangm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